如果毛泽民没有牺牲会怎样?陈士榘:毛主席也许会省心很多。毛主席的弟弟,毛泽民,他

友绿聊历史 2025-09-04 18:35:47

如果毛泽民没有牺牲会怎样?陈士榘:毛主席也许会省心很多。毛主席的弟弟,毛泽民,他的人生历程可谓是跟革命道路完全联系在一起,遗憾的是他年纪轻轻就牺牲在了革命开拓当中,陈士榘曾经感慨,如果毛泽民还在,主席将会省心不少。那么,陈士榘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毛泽民又在革命历程中处于一个怎样的定位呢?   实际上,毛泽民的天赋体现在经济领域,且从乡村地区崛起,属于少有的奇才。   他在接受调令前往安源路矿工作后,立刻就发挥了自己的天赋,创立了国内第一个消费合作社,这也让毛主席十分高兴,毕竟毛主席家里其实对他有着经商的期望,但他没选这条路。   所以当毛泽民展露相应的天赋时,毛主席算是能够更加放心了,而且在毛主席赶赴外地求学后,家中的诸多事务,其实都是毛泽民负责处理,正因如此,毛主席才能安心闯荡。   这就导致毛主席对毛泽民有着极为独特的感情,其中难免包含一些感谢,而且当毛主席回到故乡后,毛泽民照样做出了决定,那就是跟着哥哥一块出去搞革命。   苏区成立后,毛泽民也立即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在苏区内部发展经济,同时建立中国银行的新体系,要完成这个目标,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要知道当时市场经济领域很混乱。   其中既有海外国家开始步入市场的影响,更有国民政府跟军阀互相推出新货币,对贸易来说,这种局面根本不适合发展金融行业,可毛泽民却在这个环境下建立了银行。   因此,当毛泽民牺牲时,毛主席可谓是心力憔悴,针对经济领域的担忧很难放下,陈士榘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就是因为知道毛泽民在经济上的天赋,对人才感到可惜。   很多人可能疑惑,作为经济人才,毛泽民对那个时代而言并非主角,可本质上来说,经济学人才不可或缺,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市场内部的局面难以短期平复,经济学刚刚起步。   为了尽快解决遗留问题,且建立一个能够过得去的贸易链,毛主席不得不从头开始了解经济学,如果毛泽民还在,这方面就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推进,毕竟毛泽民确实有着经济学天赋。   早在苏区的时候就能打破封锁,通过出口钨矿来获得更多汇聚资金的渠道,有他来主导中方初期市场的建设方向,能够走更少的弯路,因此,陈士榘的感慨确实是由心而发。   正因为知道搞经济的困难,对人才的逝去才更加感到惋惜,更何况毛泽民为了毛主席的学业,自己放弃了往后读书的机会,且将家中事务处理好,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就已经尽到了责任。   陈士榘作为毛主席信重的将领,他的话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毛主席的心态,毕竟毛泽民的牺牲直接让毛主席消极了好一段时间,之后才算是恢复过来。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友绿聊历史

友绿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