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论文八千块! 教师买版面哭了 这钱到底进了谁口袋? 当核心期刊版面费飙到万元,一线教师王琳把整月工资打进中介账户,只换来一张“待排期”回执。这不是段子,是2025年职称季的真实切片。 供需失衡是原罪。全国1600万教师,九成评职称仍被论文卡脖子,教育类正规期刊却只有不到300本,平均一本刊物一年能发的教育类文章不足200篇。数字一摆,卖方市场坐地起价:知网收录加50%,加急插队再加30%,超字数每版再砍一刀。层层加码后,一篇普刊轻松翻倍。 更荒诞的是规则漏洞。合著论文得分被均分,逼得老师宁可独吞高价,也不敢拼单省钱;部分地区只认知网,逼得老师跨省买刊,邮发代号真假难辨,被骗只能认栽。论文早已脱离教学现场,变成明码标价的“通行证”。 破局其实有路。江苏、浙江已试点用课堂实录、校本教材顶替论文,分值不打折;重庆上线期刊白名单,均价压到两千以内。关键是老师得先放下“唯论文”的焦虑,盯紧本地2025年新文件——湖南已取消乡镇教师论文要求,别再把冤枉钱往火坑里扔。 一句话:当论文变成生意,职称就丢了初心。不砸规则,砸的就是教师的钱包和尊严。
我就纳闷儿了,53岁的老教师你还在折腾什么?我们单位有一位老教师,53岁了,
【40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