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一天,陈建军与妻子激烈吵架后,一去不复返,妻子伤心又不解:丈夫一直温和又体贴,怎么忽然性情大变?2年后,丈夫遗体被发现后,妻子才知其中缘由,伤心欲绝的她,不到3年,随对方而去。 “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面对情绪激动的妻子,陈建军强忍心痛,目光中满是难以言说的疼惜。此时此刻,他内心深藏着不能言明的苦衷。作为一名缉毒警察,他只能用这种令人心痛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最珍爱的人。 那是一九八五年云南一个看似平常的夜晚,却成为陈建军一家命运转折的开始。当年二十三岁的陈建军,是云南省文山州公安处缉毒队的一名警员,肩负着潜入贩毒集团内部的特殊使命。 为了赢得毒贩的信任,他不得不彻底改变自己,学会了抽烟饮酒,换上了时髦的服装,甚至刻意与家人保持距离。 “等任务结束,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陈建军总是这样宽慰妻子。然而这些变化让妻子感到迷茫与困惑,曾经温柔体贴的丈夫,如今变得让她感到陌生。 直到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五日,真相以最悲壮的方式被揭开。这一天,陈建军在执行第二十五次卧底任务时,在广南县小波么村与毒贩爆发枪战。即便腹部中弹,他仍然顽强地与毒贩搏斗,最终英勇牺牲,年仅二十五岁。 当战友们找到陈建军的遗体时,他依然保持着与歹徒搏斗的姿态。在他的遗物中,留有一封写给妻子的信:“若有朝一日我不能归来,请相信我对你们的爱始终如一。我所做的一切改变,都是为了守护更多家庭远离毒品的危害。” 陈建军牺牲后,公安部追授他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云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他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位在缉毒前线牺牲的公安民警,用生命践行了人民警察的忠诚与使命。 令人扼腕的是,陈建军的爱人因难以承受巨大的悲痛,在丈夫英勇献身后不足三年便溘然长逝。这对正值青春年华的伉俪,用他们短暂而璀璨的生命,共同谱写了一曲关于责任与挚爱的永恒赞歌。 三十余载光阴流转,陈建军烈士的感人事迹至今仍在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他的故事向我们昭示:在我们安然享受的岁月静好背后,始终有着无数默默无闻的守护者。 他们藏起姓名与过往,任由最亲的人投来不解的目光,却始终坚定地站在阴影中,为千万家庭的平安灯火筑起无形屏障。这份将个人悲欢融入时代洪流的抉择,如同刻在民族脊梁上的诗行,用沉默诠释着最炽热的忠诚与担当。 我们应当永远缅怀所有像陈建军这样默默奉献的英雄楷模,倍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要在本职岗位上精益求精,在社会生活中严于律己,以切实行动支持禁毒事业,携手共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信息来源: 中国国防部网|《英雄烈士谱丨缉毒英雄陈建军:深入虎穴25岁壮烈牺牲》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1985年的一天,陈建军与妻子激烈吵架后,一去不复返,妻子伤心又不解:丈夫一直温
南风意史册
2025-09-04 14:40:1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