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而降,一巴掌拍死,是为惊雷!”中国空军轰-6N远程轰炸机带一颗惊雷空射弹道

老阿七说史 2025-09-04 11:34:37

“从天而降,一巴掌拍死,是为惊雷!”中国空军轰-6N远程轰炸机带一颗惊雷空射弹道导弹,都已经做到全球核打击了,所以目前对轰-20隐身战略轰炸机的装备,可以说不那么急需了。 轰-6N携空射弹道导弹横空出世,全球核打击能力瞬间拉满!许多人猛然惊醒,原来我们盼了多年的轰-20迟迟不露面,不是因为技术卡壳,而是因为,没必要了! 这话听起来有点狂,但细想却让人血脉贲张。 想象一个画面,在中国领空之内,一架轰-6N远程轰炸机悄然升空,机腹下挂载的不是普通炸弹,而是一枚被称为“惊雷”的空射弹道导弹。 它不需要冒险穿越太平洋、不必逼近北美防空圈,甚至不用飞出国门,只需在境内空域一发点火,导弹冲天而起,跨越大洋,精准砸向目标。 这叫“防区外核打击”,简单来说就是,我不用靠近你,但我能打到你,而你呢?想反制我?难如登天。 为什么说轰-6N+“惊雷”组合,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 以往我们说“三位一体”核力量,是指陆基洲际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 其中空中核打击这一块,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的短板,美国的B-2、B-21可以隐身突防、深入敌后,而我们的轰-6系列毕竟脱胎于老式设计,腿短、突防弱,怎么看都像是一位老将硬扛新战局。 但“惊雷”导弹的出现,彻底扭转了这个局面。 它是一款空射弹道导弹,可由轰-6N挂载并发射,射程据说超过数千公里,这意味着,轰-6N不需要前出到敌方防空圈边缘,在中国内陆空域就能实现全球目标覆盖。 你防空再强、反导系统再密集,对我发射平台几乎无解。 这就不再是“轰炸机 vs 轰炸机”的对比,而是“体系 vs 体系”的博弈。 美国用B-2/B-21执行穿透式打击,是建立在它们有大量隐身技术、电子战支持和全球基地的基础上的。 而中国选择的是另一条路,我用导弹延伸打击范围,用体系支撑发射平台,用区域拒止让你不敢靠近。 所以你别再问“轰-20什么时候服役?” 真正该问的是,“我们是否还需要一款像B-2那样高风险突防的轰炸机?” 答案可能已经清晰。 在高超音速导弹日渐成熟、无人机蜂群逐渐担当主力的今天,传统意义上的“隐身轰炸”正在被重新定义。 未来战场,不一定要靠飞机隐身突防,更可以用高速、智能、分布式的方式饱和打击,比如用无人机进行持续战场监控、侦察与常规打击,用高超音速导弹执行重点目标斩首。 这就像下棋,别人还在拼“车马炮”,我们已悄悄布好了“炮+箭”的复合杀招。 当然,这并不代表轰-20就彻底没戏。 它仍可能在未来某个时间节点亮相,承担更特殊的任务,甚至整合更前沿的技术,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空军并没有在等待中停滞,我们用更适合当前体系的方式,把空基核威慑这块拼图牢牢补齐了。 回过头看,美国有B-2,俄罗斯有图-160,中国走出了第三条路,不追求极致的隐身突防,但追求极致的打击半径与体系适配,这不是妥协,而是战略自信。 特朗普今年重回白宫,大国博弈的棋局再次加速。 美国加紧推进B-21量产,俄罗斯重启远程轰炸机值班,而中国,用一套“轰-6N+惊雷”的组合,告诉世界,空中核威慑,不一定非要隐身才能赢。 真正的高手,不在于兵器多炫,而在于打法有多难解。

0 阅读:3

猜你喜欢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