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茨刚喊话俄罗斯,却发现普京成最大赢家,德国形势一夜突变,亲俄领导人成为总理热门

天天纪闻 2025-09-03 20:38:40

默茨刚喊话俄罗斯,却发现普京成最大赢家,德国形势一夜突变,亲俄领导人成为总理热门人选。   最近德国政坛这出戏可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默茨总理七月在联邦议会拍着桌子痛斥俄罗斯是"犯罪政权",说对俄外交已经走到尽头,转头就要给乌克兰送更先进的武器。   可话音刚落一个多月,八月底的民调就来了个大反转——极右翼选择党居然和默茨所在的联盟党打成平手,都是25%的支持率。这事儿放在半年前谁能想到?   默茨这边还在对俄放狠话,那边亲俄的政治势力已经悄悄爬上来了,   要说默茨这两年的立场变化也挺耐人寻味。今年二月竞选的时候,他还在啤酒馆里对支持者拍胸脯,说要让欧洲"摆脱美国依赖",甚至质疑北约的未来。   可真等上台了,尤其是到了七月,态度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仅宣布要给乌克兰送电子战设备和无人平台,还公开点名批评国内的"亲俄右翼"。这种转变背后,其实是德国经济的烂摊子在逼着他做选择。   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看看能源账单就知道了。现在德国工业用电价格比欧盟平均水平高出13%,天然气价格比战前涨了74%,一个普通三口之家一年的能源开支突破五千欧元,这可不是小数目。   巴斯夫裁员、大众关工厂的消息天天见报,这些都成了选择党的"活广告"。   有意思的是,默茨这边越喊得凶,普京那边反而越淡定。五月份的时候普京突然提议俄乌在土耳其重启谈判,泽连斯基一开始还挺积极,说要去土耳其会面。   默茨当时还跟着起哄,说普京同意会晤了,结果后来人家普京根本没亲自去,派了个助理就把事儿办了。   三轮谈判下来,停火没谈成,倒是交换了好几千战俘。这就给德国民众造成一种感觉:俄罗斯那边其实愿意谈,但默茨政府非要硬刚,结果啥好处没捞着,还把自家能源断了。   更让默茨尴尬的是,八月底他自己都承认了:"泽连斯基和普京显然不会举行会晤"。   这话等于打了自己的脸——之前喊着要逼俄罗斯谈判,现在人家真谈了,却发现自己根本插不上话。   普京这手玩得确实高明,不声不响就把球踢回给西方,你说要谈判我就谈,但谈不成责任可不在我。这种姿态让德国国内不少人开始嘀咕:是不是该换个思路跟俄罗斯打交道了?   这股嘀咕声直接反映在了选票上。选择党在东部选区简直是攻城略地,那些以前靠俄罗斯能源吃饭的工业区,现在成了亲俄势力的票仓。   默茨当然不甘心,七月讲话时就直接把国内反对声音定性为"左翼和亲俄右翼的阻力",摆明了要强硬到底。可这种姿态反而把中间派推向了选择党。   INSA民调里有个细节很有意思:30到45岁的选民里,有三成表示"对传统政党彻底失望",这些人正是选择党争取的关键群体。他们既不喜欢默茨跟着美国跑,又受不了社民党的软弱,选择党那句"德国利益优先"正好说到了他们心坎里。   现在德国政坛形成了个怪圈:默茨越强调对俄强硬,能源价格问题就越突出;能源问题越严重,选择党的支持率就越高;选择党越强势,默茨就越得靠对俄强硬来团结基本盘。这种恶性循环下来,受损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普京这边倒是乐得看德国内斗。虽然西方制裁还在继续,但俄罗斯通过和土耳其、中国这些国家的合作,经济上早缓过劲来了。德国这边吵得越凶,俄罗斯在谈判桌上的筹码就越重。   第三轮俄乌谈判时,俄方居然主动提出要在接触线停火48小时收尸,这种姿态在国际舆论上得分不少。对比默茨政府连国内能源问题都解决不了的窘境,普京这波操作确实显得更从容。   九月初默茨去慕尼黑参加活动,本来想再喊喊对俄强硬的口号,结果台下突然有人举牌子:"先解决暖气费再管乌克兰!"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这事儿挺能说明问题——冬天还没到,德国政坛的寒意已经冻僵了对俄强硬派。选择党现在不仅要求恢复对俄能源合作,还主张重新评估整个对乌政策,这些主张正在从边缘走向主流。   说到底,政治终究要落地到柴米油盐。默茨可能到现在还没明白,为什么自己又反美又援乌的操作没人买账。其实老百姓不管你是亲美还是亲俄,能让钱包鼓起来、暖气热起来才是真格的。   普京没费一兵一卒,就看着德国因为能源问题陷入内耗,这恐怕是俄乌冲突里最出人意料的走向了。接下来就看默茨能不能在冬天来临前拿出点真办法,不然等选民用选票说话时,恐怕就真没回头路了。

0 阅读:110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