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陆委会副主委沈有忠今天表示,台大教授苑举正这次去大陆参加93阅兵,这没有问题,陆委会尊重苑举正教授的个人选择。因为苑举正只是台大教授,并不是公务员人员或卸任公务人员。 却将矛头转向同时参与活动的前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暗示其曾任立法机构副负责人身份可能涉及所谓“泄密风险”。 从法律层面看,沈有忠试图通过身份差异制造话题。苑举正作为学者,其民间交流活动受基本人权保障,而洪秀柱虽曾有公务身份,但已卸任,参与纪念活动并不违反两岸现行法律框架。 陆委会刻意强调“机密与预算”关联性,却未提供任何实质证据,这种模糊指控既缺乏法律依据,也暴露了政治操弄的意图。 沈有忠言论的深层逻辑反映了民进党当局对两岸交流的双重标准。他们一方面声称“尊重”个人选择,另一方面又对具有政治背景的人士进行污名化,这种策略旨在制造寒蝉效应,阻挠两岸正常往来。 洪秀柱作为台湾地区前立法机构副负责人,其参与抗战纪念活动恰恰体现了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而非所谓“政治泄密”。 从苑举正本人的行动来看,他的选择代表了岛内日益增长的理性声音。作为台湾大学教授,他多次公开强调“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并以其家族抗战经历为荣。 此次参与阅兵,他明确表示旨在表达对和平的拥护以及对祖国强大的自豪感,这种情感源自中华民族共同的抗战记忆而非政治立场。 洪秀柱作为台湾地区前立法机构副负责人,她参与大陆活动本身具有象征意义,表明两岸交流不仅限于民间层面,更涵盖政治人物之间的互动。 这种互动本质上是对“台独”叙事的否定,因此民进党当局试图通过“泄密”指控将其污名化。然而,这种指控缺乏实质性内容,更多是一种政治表演,旨在煽动岛内舆论对抗情绪。 沈有忠的言论反映了民进党当局在两岸关系上的战略困境。近年来,随着大陆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广泛认同,“台独”空间日益缩窄。 民进党当局既无法有效应对两岸统一的大势,又难以摆脱意识形态束缚,只得通过此类技术性炒作维持政治叙事。 归根结底,九三阅兵是中华民族共同纪念抗战胜利、缅怀先烈的重要活动,其历史意义远超政治博弈。无论是苑举正还是洪秀柱的参与,都体现了两岸同胞对民族历史的共同承担以及对和平未来的期待。 民进党当局试图通过政治操作割裂这种情感联结,不仅违背历史真实,也难以获得岛内民众的长期认同。 沈有忠的言论表面上是“区别对待”个案,实质上是民进党当局对两岸交流的恐惧与阻挠的缩影。 素材来源:台媒: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抵京出席九三阅兵 2025-09-02 13:40·参考消息
台湾地区陆委会副主委沈有忠今天表示,台大教授苑举正这次去大陆参加93阅兵,这没有
沈言论世界
2025-09-03 11:36: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