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来了它来了! 歼20S在今天的93大阅兵上震撼亮相,歼20S的意义价值,很多军

波览历史 2025-09-03 10:37:40

它来了它来了! 歼20S在今天的93大阅兵上震撼亮相,歼20S的意义价值,很多军迷并没有充分认识到。   今天是 2025 年 9 月 3 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阅兵式在北京盛大举行。在阅兵式上,歼 - 20S 的震撼亮相成为了众多军迷关注的焦点。   这款被军迷们热议的双座隐身战机,绝不仅仅是在单机性能上的升级,它的出现正在悄悄改变空战的游戏规则,而这一点,很多军迷可能还没完全意识到。   歼20S最显眼的变化是增加了一个后座,但这绝不是简单地多坐一个人那么简单。   这个新增的座位,让它从一款单纯的战斗机变成了一个空中指挥中心。   前座飞行员可以专心驾驶战机,后座的“无人机指挥官”则能同时协调4到6架隐身无人机形成作战集群。   想象一下,当这组战机编队进入战场时,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像一群配合默契的猎手,无人机在前侦察开路,有人机在后方统筹指挥,这种作战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领先的。   这种协同作战能力带来的战术优势非常明显。比如它可以让无人机前出到危险区域侦察,把探测到的目标信息实时传回歼20S,再由后座指挥官决定攻击策略。   更厉害的是“A射B导”战术,无人机发现目标后,躲在安全区域的歼20S可以直接发射导弹,由无人机引导攻击,自己却始终保持无线电静默。   这就好比在黑暗中有人替你指路,你却不用暴露自己的位置,让对方的防空系统根本摸不清攻击来自哪里。   歼20S的雷达和导弹组合也很有讲究。它的雷达能看清800公里外的目标,搭配的导弹也能打到同样远的距离。这意味着它不用靠近战场就能发起攻击,安全性大大提高。   而且它的续航能力非常出色,不加油就能飞行2000多公里,加上空中加油后甚至能飞到6000公里外。   从中国大陆起飞,轻松就能覆盖到西太平洋的广阔区域,这让它可以在战区长时间巡逻待命,等待最佳作战时机。   在隐身性能上,歼20S做了不少精细处理。机身涂层和蒙皮设计让它在敌方雷达上可能只显示成飞鸟大小的信号。   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特性,再加上灵活的机动能力,让它在面对敌方战机时占据很大优势。即使遭遇突发情况,也能通过快速调整位置摆脱危险。   把歼20S放到国际舞台上看,它的优势就更明显了。目前美国的F-22已经停产,F-35还是单座设计,俄罗斯的苏-57双座版还停留在模型阶段。   而我们的歼20S已经正式列装部队,年产量能达到120架,远超美军F-35的生产速度。按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几年就能形成规模优势,这对亚太地区的空中力量平衡会产生深远影响。   美军在2024年的一次兵棋推演中发现,类似歼20S这样的作战系统,能把美军航母战斗群在第一岛链的生存率压低到38%。   这个数据足以说明,歼20S的出现直接挑战了传统的海上作战模式。   它不再是单纯的空战平台,更能对海上目标形成有效威慑,这种海空协同的能力,让它在维护国家主权时能发挥更大作用。   歼20S的列装也推动着飞行员培养模式的转变。过去评价优秀飞行员,可能更看重驾驶技巧和身体素质,但现在不一样了。   后座的无人机指挥官需要懂电子战、会协调无人机、能和AI系统高效配合,更像是一个空中战场的“系统管理员”。   这意味着未来飞行员的选拔标准会发生变化,逻辑思维和快速决策能力可能比单纯的飞行技术更重要,这种转变正是中国空军向智能化、体系化转型的缩影。   当然,这样的先进系统也有它的短板。它高度依赖数据链和卫星通信,一旦这些环节被干扰,作战效能就会受影响。   而且AI算法也存在被破解的风险,这就需要我们同步发展抗干扰通信和量子加密等底层技术。但这恰恰说明,现代空战已经不是单一装备的比拼,而是整个作战体系的较量。   从阅兵现场的展示来看,歼20S和单座版歼20、舰载版歼35形成了高低搭配的隐身作战体系,这种多层次的空中力量布局,能覆盖陆海空不同作战场景。   它的出现不是孤立的,而是中国空军数智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和预警机、加油机、电子侦察机等形成了完整的作战网络。   很多军迷可能还在纠结于单机性能的参数对比,但歼20S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带来的作战理念革新。   它把人工智能、隐身技术和协同作战融合在一起,开创了一种新的空战模式。当其他国家还在追赶五代机的技术门槛时,我们已经在探索下一代空战的可能性了。   当歼20S编队掠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它展示的不仅是一款先进战机,更是一个国家航空工业的技术突破和战略眼光。   这种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年技术积累的结果,也是中国空军从“国土防空”向“战略空军”转型的具体体现。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歼20S震撼亮相 2025-09-03 09:46·央视军事

0 阅读:109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