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赏饭论'到万亿身家:郭台铭靠大陆股市逆袭重夺首富,AI狂潮下的资本神话

庚黑星君 2025-09-03 01:18:38

郭台铭,重回首富宝座

曾经放言“给大陆赏饭吃”的郭台铭,如今再次被大陆资本市场推上了中国台湾首富的宝座。

8月29日,A股收盘,工业富联(601138.SH)强势涨停,股价报收53.83元/股,总市值达到1.07万亿元,成功跻身A股万亿市值俱乐部,位列前十。

截至9月2日收盘,工业富联的市值依然在万亿以上。

从今年4月9日的14.3元/股低点,到8月29日的53.83元/股,工业富联在短短几个月内股价上涨了3倍多。仅从7月初至今的两个月时间里,涨幅就达到了158%。

这家从富士康母体中分离出来的公司,如今已成为A股历史上第一只万亿科技股,一度超过了招商银行、中国人寿等大型金融机构。

万亿市值背后的财富暴涨

工业富联市值突破万亿,最直接的受益者自然是其母公司鸿海集团的创始人郭台铭。通过多层持股,郭台铭间接持有工业富联约10.54%的股份。

按工业富联最新市值1.07万亿元计算,这些股票的总价值已经高达1128亿元。仅仅在这一波牛市大涨中,郭台铭的个人财富就增加了786亿元。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它超过了8月29日收盘时96.4%的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比大陆13亿人每人给他50元(总计650亿元)还要多。

这笔财富增长让郭台铭重新登顶中国台湾首富宝座。根据福布斯实时全球富豪榜数据,郭台铭的身家已达到135亿美元,超越了富邦蔡家、国泰蔡家和广达林百里等竞争对手。

事实上,郭台铭的首富宝座曾经失落过一段时间。

2025年4月,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台湾富豪榜上,郭台铭以105亿美元的身家屈居第四位,排在富邦蔡家(139亿美元)、广达林百里(126亿美元)和国泰蔡家(109亿美元)之后。

郭台铭当时的身家相比第一名差了34亿美元,这个差距在短短四个月内被彻底抹平甚至反超,一切都得益于工业富联市值的暴涨。

AI业务驱动增长

工业富联市值飙升的核心因素,是其在AI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抢眼表现。

据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受益于AI相关业务的强劲增长,工业富联实现营收3607.59亿元,同比增长35.58%,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1%,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而第二季度单季营收也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了2003.4亿元。

工业富联的AI服务器业务已成为增长主力。

2025年第二季度,它的整体服务器营收增长超50%。其中云服务商服务器营收同比飙升超150%,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则超60%。而英伟达GB200系列产品也实现量产爬坡,良率持续改善,出货量逐季攀升。

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全球主要云服务商仍将大幅加码AI基础设施建设,这为工业富联提供了稳健的发展环境。

TrendForce报告指出,今年AI服务器市场需求继续强劲增长,且单位平均售价贡献较高,产值预期达2980亿美元,在整体服务器产值的占比提升至7成以上。

工业富联的商业模式以代工(OEM)和设计加代工(ODM)为主,主要分为三大业务:云计算、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工业互联网。

2024年年报中,云计算和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分别占营收的52.43%和47.26%,合并贡献了营收的99.69%。但市场的“想象力”主要来自云计算板块,因为科技巨头们正在大笔投资AI算力。

所以工业富联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代工厂。它变成了给全球AI巨头们“造铲子”的巨头,在AI的“淘金热”中,向所有淘金者出售“铲子、铁镐和挖掘机”。

海外挫败与回归

郭台铭的商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左右,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多数组装工业加速向印度、越南等低人工成本国家转移。

郭台铭当时大手一挥,计划先去印度投资建厂,然后再花几百亿去美国威斯康星州建厂,集中投资的落实则从2022年开始。

然而这一计划并未达到预期。富士康印度工厂因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技能不足,产品良率堪忧,产量难以达到预期。

而美国的工厂也是个花架子。截至2025年初,富士康在威斯康星的实际投资仅为20亿美元,创造的就业岗位不足1000个,产能利用率仅为设计产能的12%。

项目迟迟未能按计划推进的主要原因包括:美国供应链不完善,导致物流成本增加;熟练工人短缺,导致用工成本比中国高出不少;以及能源成本、土地成本等各方面的巨大差距。

这些失败让郭台铭的全球野心严重受挫,股价一度低迷。眼看海外的路走不通,郭台铭在2024年又重返内地。

为了展示诚意,70多岁的郭台铭亲身上阵,在郑州和深圳扩建智能工厂,投资数百亿元升级生产线,还主动参与贸易援助项目,捐款支持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郭台铭归来后,果断向新兴领域出手。他的打法老道,全力推动工业富联向AI算力基础设施转型,深度绑定英伟达等巨头,也面向国内展开业务。

年报显示,工业富联2024年就取得佳绩,云计算营收大幅增长了64.37%,首次超过了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营收占比也首次突破50%。而2025年上半年更是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

“以德报怨”的市场反应

郭台铭重新成为中国台湾首富,这一幕令人玩味。

曾经放言“是中国市场离不开富士康”、“给大陆赏饭吃”的郭台铭,如今再次被大陆资本市场推上了首富宝座。

这距离他发表那些争议言论,不过才几年时间。

不得不说中国股民还是心胸广阔,或者说互联网的记忆只有几秒。

据棱镜报道,从资金流向来看,从7月1日到8月29日,买入工业富联成交额100万元及以上的机构资金,累计流入额为477.42亿元;而同期成交额20万元以下的中小资金,累计流入额则达2001.52亿元——其中成交额4万元以下的资金,就贡献了971亿元。

加上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真正的流通盘占比相对“较小”。这么看来,工业富联的这轮行情,“散户”才是主力。

这些散户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支持了工业富联,也将郭台铭重新推上了首富宝座。

不知道现在郭台铭在想什么?看着自己不断上涨的财富,再想想之前发表过的那些言论,他会不会有所愧疚呢?

0 阅读:859

评论列表

伴溪别院

伴溪别院

3
2025-09-03 12:27

看来他说的一点没错,国内机构基金乖乖的抱团炒到一万亿市值。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