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披露落幕,旗下公募基金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同步揭晓。数据显示,行业呈现“头部亮眼、中小承压”的分化格局:43家可统计公募上半年合计营收405.93亿元,50家可统计机构合计盈利141.4亿元,净利“10亿俱乐部”扩容至5家。
但同时,部分中小公募营收不足千万元,7家机构录得亏损。近六成公募净利同比提升,但行业分化趋势进一步凸显,业内预计全年业绩将稳健增长,差异化竞争成中小机构破局关键。
营收格局:头部单家超58亿8家中小公募不足1亿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43家可统计公募2025年上半年营收合计405.93亿元,11家机构营收突破10亿元。其中,易方达基金以58.96亿元营收领跑,同比增长9.71%;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紧随其后,营收分别达42.58亿元、38.98亿元、37.97亿元、27.8亿元,头部阵营优势显著。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浙商基金、瑞达基金等8家中小公募营收不足1亿元,瑞达基金以281.5万元垫底,九泰基金、华西基金营收亦未超千万元。同比来看,42家可追溯数据的公募中,24家实现营收增长(占比57.14%),华西基金增幅70.82%居首,永赢基金增长42.16%;瑞达基金更实现营收扭亏,其母公司瑞达期货表示,将通过人才引进、产品差异化布局、商品期货创新及电商直播渠道投入推动业务。不过,仍有18家公募营收同比下降,7家降幅超20%。
净利表现,5家跻身“10亿俱乐部”7家亏损含2家由盈转亏
净利润层面,50家可统计公募上半年合计盈利141.4亿元,5家机构跻身净利“10亿俱乐部”,较2024年同期增加1家。具体来看,易方达基金以18.77亿元净利居首,工银瑞信基金(17.45亿元)、南方基金(11.94亿元)分列二三位,广发基金(11.8亿元)、华夏基金(11.23亿元)紧随其后。此外,天弘、富国等5家机构净利超4亿元,构成前十阵营。
亏损端,东海基金、瑞达基金等7家机构上半年录得亏损,华西基金(-1017.91万元)、浙商基金(-1050.83万元)、九泰基金(-1773.17万元)亏损超千万元,其中南华基金、浙商基金为“由盈转亏”。科方得智库张新原分析,中小公募因品牌、渠道、投研能力不足抗风险弱,部分机构受产品布局、费用管控问题承压;北京市社科院王鹏则指出,业务单一、风险管理不足、投研薄弱是亏损主因。
值得关注的是,41家可追溯同比数据的盈利公募中,东吴基金实现扭亏,24家净利同比增长(占比58.54%)。中邮创业基金增幅106.3%,净利从2024年同期1321.2万元增至2725.68万元;财通基金、永赢基金增幅亦超80%。
全年稳健增长可期分化或进一步加剧
对于行业走势,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上半年公募业绩稳健增长,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带动管理规模提升、降本增效显效及产品创新发力。王鹏指出,业绩增长的机构在经营策略、市场拓展上更适配市场变化;张新原则补充,头部机构表现突出,行业分化持续加剧。
从机构实践看,财通基金上半年通过FOF产品突破实现规模翻倍,计划下半年加码主动权益与FOF业务;东吴基金通过调整投资策略、推进公募REITs及大集合转型实现扭亏。展望全年,张新原预计行业整体仍将稳健增长,但分化会进一步加剧:头部机构凭综合优势延续亮眼表现,中小机构需通过差异化竞争找到优势业务。市场环境、政策导向与投资者信心,将成为影响全年业绩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