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山西临汾,16岁的小伙考上卫校,却交不起3000多的学费,乡亲们听说

南风意史册 2025-09-02 19:39:49

1998年,山西临汾,16岁的小伙考上卫校,却交不起3000多的学费,乡亲们听说后,给他捐助,谁料,4年后,小伙毕业,却把女友哄骗回到老家结婚,7年后,妻子要求离开,乡亲们的举动却让她泪目!   “你傻不傻?城里医院挣的是真金白银,你在这山沟里倒贴药钱!”看着妻子攥着发黄的账本,声音略着哭腔的质问。   但贺星龙并未回应,只是默默清点着医药箱里的药品。突然窗外传来急促的车铃声,就看到满头大汗的村民隔着帘子喊:“星龙!张爷咳得厉害!”见状贺星龙立刻背起箱子,扔下一句就往外冲:“当年乡亲们凑学费时,可没人问过傻不傻。”   摩托车在黄土坡道上颠簸前行,车筐里磨损严重的听诊器,与铁皮盒碰撞出规律的声响。这条走了无数遍的路,见证过太多生死时刻。   急性阑尾炎的老人、高热惊厥的孩子、难产的媳妇,都在这个24小时待命的乡村医生车轮下抢回生机。后视镜里闪过连绵的土垣,那些窑洞里,有他赊账登记了厚厚一叠的账本,更有当年乡亲们凑钱送他学医的深情。   因为在那个夏天的记忆,至今清晰。录取通知书被父亲攥得发皱,昏暗煤油灯下全村人沉默着掏空口袋。有看他长大的老人,塞来裹在手绢里的鸡蛋钱,村支书掏出准备买农资的钱,连娃娃都捧来了攒着买糖的硬币。   一沓沉甸甸的学费最终压在少年肩头,比山还重。毕业时他毅然放弃城市的工作,把女友“先去基层锻炼”的承诺变成一辈子的相守。   此刻他正跪在张老汉炕前,黄土从磨破的裤膝渗进皮肉。听诊器贴在佝偻的背脊上,肺部的哮鸣音令人揪心。   “得马上用药!”此时贺星龙不仅声音斩钉截铁,手下动作更是行云流水。而这正是多年间处理过无数急诊练就的本能。   当药液推入静脉时,就看到老太太颤巍巍端来一碗荷包蛋:“星龙啊,俺们用粮食给你换药钱...”窗外暮色渐沉,摩托车灯又一次划破沟壑纵横的夜,药箱里装着明天要给孩子们接种的疫苗。   最后妻子终究没走成。那个暴雨夜她看着丈夫蹚着泥石流去出诊,回来时成了泥人,掌心里却护着给新生儿接种的完好疫苗瓶。   当全村人举着手电筒寻来时,她正哭着用温水擦拭丈夫冻僵的腿,门外突然堆起乡亲们送来的心意:还沾着露水的鲜果、新腌的咸菜、手工纳的布鞋。   当然在最破的盒子里装着零钱,纸条上写着“给贺医生买汽油”。她在那夜读懂了他坚守的意义。那就是黄土坡上长不出富贵花,但能长出比血脉更深的牵挂。   只能说,有些价值从来不能用数字衡量。当繁华都市追逐着物质成就时,黄土高坡上一盏彻夜不灭的医者灯火,照见的却是生命最本真的尊严。   贺星龙们用一生兑现当年的承诺,让“乡亲”这个词汇在时代变迁中淬炼成金,那些佝偻背影送来的心意,那些摩托车碾过的漫漫山道,共同编织成中国乡村最温暖的守护网。二十余载春秋,他用听诊器倾听土地的心跳,用银针缝合着时代的裂缝,让医者仁心在千沟万壑间生生不息。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到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信息来源: 快咨询|《山村小伙考上卫校,村民凑钱供他上学,谁料,他20年都没还清!》   文|沐琨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83

猜你喜欢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