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1500万,这房子我绝不同意拆除!”广州贪心“钉子户”梁蓉,30多平的房屋,敢于索价1500万,没想到坚持12年后,终于如愿以偿地变成了当地居民,因为工程方不再妥协,而是转而重建! 广州的拆迁故事不少,大多数人拆了搬了,生活还能往更好的方向走。 可梁蓉一家,却因为拆迁,把日子折腾得乱七八糟,闹出了不少笑话。 2010年,广州为了筹备亚运会,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其中有个海珠涌大桥的工程要建。 梁蓉家住的那套30平米小房子,正好在拆迁范围内。 政府给出的补偿方案其实很诱人:每户能分到一套80平米的海景房,还按每平米8000元发放现金补贴。 周围邻居听了都乐开了花,纷纷签字搬走,憧憬着搬进新家的好日子。 可梁蓉不这么想。她一开始嫌安置房位置偏,风水不好,死活不签字。 后来胃口越来越大,索赔金从最初的200万一路飙升,竟然喊到了1500万! 拆迁工作人员几乎跑断腿,一次次上门耐心解释政策,她就是听不进去。 拆迁队带她看房,她总能找出毛病:医院在南边风水不好,北边绿植太多招蚊子,房间采光又不够……反正没有一套能让她满意。工作人员想了个办法,把安置房换成现金让她自己去挑,她也不买账。 随着亚运会开幕在即,工程不能因为她一个人停摆。最终,政府决定不再妥协,直接修改大桥设计,让桥绕开她家小房。 梁蓉家的30平米小屋,就这样孤零零地被大桥环绕起来,成了网友戏称的“海珠之眼”。 最初,梁蓉可能还觉得自己“赢了”,可日子一久,她才明白,这日子没她想的那么好。 每天车水马龙,噪音震天响,家里白天也得开灯,垃圾没人收,水电三天两头出问题,生活环境简直惨不忍睹。 原本想靠拆迁大赚一笔,结果却被自己困在原地。 梁蓉一家三代人挤在小房子里,每天都在噪音、灰尘和各种不便中煎熬。 12年过去,实在受不了,终于决定搬走。 可这一搬,不仅赔偿没拿到,还错过了原本改善生活的机会。 网友看了纷纷感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中国新闻网
最近,上海浦东新区沪东地区有一处“老破小”面临着动拆迁,小区居民十分兴奋,但对动
【11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