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事儿挺让人警醒的。一名女子吃完两颗水果后突然晕厥,差点就没醒过来,最后被

老徐知识科普 2025-09-02 16:32:00

最近有个事儿挺让人警醒的。一名女子吃完两颗水果后突然晕厥,差点就没醒过来,最后被紧急送医抢救才保住性命。说起来,这种水果现在正大量上市,很多人看着新鲜都会买来尝一尝,殊不知背后可能藏着风险。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 前不久就有报道说,有人因为吃了大量葡萄突然晕倒在地,检查发现心律严重失常,血钾浓度超过正常人的一倍,最终被确诊为高钾血症。 还有人对春笋情有独钟,晚饭吃了不少后竟然出现呕血和便血的症状,因为之前就有胃溃疡史,这一吃就吃出了大问题。 医生说啊,春笋含有较多草酸和粗纤维素,过量食用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还可能增加结石风险,而且会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胀等不适,甚至损伤胃黏膜。 很多人觉得吃水果蔬菜总是健康的,殊不知有些食物如果吃不对或者吃太多,反而可能带来麻烦。 比如说吧,香椿含有大量亚硝酸盐,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亚硝酸盐中毒,引发头晕、乏力等症状。 所以医生建议食用前要用沸水焯烫,这样可以减少亚硝酸盐的含量。 另外啊,蕨菜也不建议多吃,里面含的原蕨苷是一种致癌物,大量食用会增加患癌风险。 咱们再说回那个因为吃两颗水果就进医院的案例。 据说那种水果被卖家称为“青山龙眼”,要价高达一千元一颗。 但医生看了之后直接指出:这根本不是龙眼。 你看,有时候我们花大价钱买来的所谓“珍品”,说不定反而对健康有害。 这也提醒我们,买东西不能光看价格和外表,还得弄清楚到底是什么东西。 还有一种需要特别小心的就是织纹螺,有些地方也叫海丝螺或白螺。 每年夏季都是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它的毒性比砒霜还要高百倍。 毒性较强的织纹螺,每克螺肉的毒力可以达到上百个鼠单位,成年人约食用10g这样的螺肉就会出现一般的中毒症状,约食用50g至100g就能引起死亡。 中毒早期表现为口唇、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然后可能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的话会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休克,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最麻烦的是,这种毒素没有特效解毒药,死亡率较高。 正因为如此,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都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大家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在任何季节购买、采捕、食用织纹螺。 一旦误食后出现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 你说为了尝个鲜冒这么大风险,值得吗? 再说说吃药的问题。 很多人觉得药吃得多一点好得快,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观念。 合肥一所卫校的女生突发牙痛,买来消炎药后竟然一口气服用了30多片,结果当场昏厥。 好在送医及时才保住性命。 医生提醒大家,在购药时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不能乱吃,也不能随意增减药量,否则轻则药效下降,重则有生命危险。 还有啊,现在吃播很流行,但暴饮暴食真的不可取。 有个待业女大学生跟风做吃播,直播时狂吃结果晕倒了。 长期这样大量进食,她的体重从九十斤涨到两百多斤,走两步就喘,还得了中度脂肪肝和胃黏膜受损。 你说这样用健康换来的关注和打赏,到底划不划算? 那么我们该怎么预防这些意外呢? 首先啊,吃东西要适量,再好的东西也不能过量。 比如春笋,每人每餐建议不超过200克,差不多就半根左右。 如果本身有消化道出血史、消化性溃疡、过敏体质或者有结石,更要谨慎食用。 其次啊,对于不熟悉的食物,特别是那些声称有特殊功效的昂贵“珍品”,要多留个心眼,查查资料看看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奇。 再者嘛,吃药一定要遵医嘱,千万不要自己乱调整剂量。 还有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医生建议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适量运动也能增强体质,促进胃肠蠕动。 饮食上要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 少吃那些辛辣、油腻、粗糙、坚硬的食物,免得损伤消化道黏膜。 进食时候细嚼慢咽也很重要,这样才能减轻胃肠负担。 另一方面,保持心情舒畅也很重要。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这些不良情绪,会导致胃酸分泌失调,胃黏膜血管收缩,进而可能引发消化道出血。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等方式放松心情。 再者啊,如果需要服用可能影响消化道的药物,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遵循医嘱剂量和疗程,必要时可配合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总而言之啊,美食固然诱人,但健康更重要。 时令食材上市时,尝鲜是可以的,但一定要适量,而且要了解自己的体质适不适合。 如果本身有一些基础疾病,比如肾脏问题或者消化道疾病,就更要小心选择食物了。 毕竟啊,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你说是不是?

0 阅读:147
老徐知识科普

老徐知识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