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口不过3亿,消费能力却把我们14亿人的中国远远甩在后面,原因其实不难懂。美国人赚钱多、花钱爽快,市场又总能吸引人掏腰包,跟我们比差别挺明显。主要就是收入高、消费方式不一样,再加上市场环境会刺激花钱。 说白了,美国3亿人能把14亿人的中国甩在消费能力后面,核心不是人多不多,是人家手里赚钱多、花起来没顾虑,还能靠美元在全球“借力”,但我们真不用妄自菲薄,因为发展节奏不一样,我们后来居上只是时间问题。 先说说最实在的,赚钱多少直接决定了敢不敢花,美国从工业革命就开始攒家底,二战后更是抢了科技和金融的顶端位置,老百姓的收入基础早几十年就打牢了。 现在美国普通人的中位数月薪差不多3000多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得两万出头,而且他们的社保、医疗、养老体系虽说有争议,但基本保障兜得比较稳,不用像我们很多人那样,得留着钱防生病、防养老、防孩子上学的突发支出。 反观我们,改革开放才四十多年,从人均GDP几百美元追到现在一万多,已经是奇迹了,但普通人月薪几千块的还是大多数,手里的钱得先顾着刚需,自然不敢像美国人那样“月光”甚至提前花。 再看花钱的方式,差别也很明显,美国的消费市场早就把“刺激花钱”玩透了,几十年前信用卡就普及了,现在各种分期、信贷产品几乎无孔不入,从买个手机到买汽车、房子,都能轻松“先享受后付钱”。 而且他们的消费场景也全,比如周末去超市买一堆东西,不用自己拎,超市能直接送到家;想出去玩,周边的露营地、主题公园、购物中心配套都特别成熟,花钱的机会到处都是。 我们这几年才慢慢有了提前消费的观念,但很多人还是改不了“存钱踏实”的习惯,加上一些消费场景还在完善,比如下沉市场的服务配套、老年人的数字化消费门槛,这些都得一步一步来,急不得。 最关键的还是美元那层“隐形优势”,这一点真得说透,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印钱不用像其他国家那样有顾虑,他们印出来的美元,能在全球买石油、买矿产、买各国的商品,等于让全世界帮他们“买单”。 就说疫情那阵子,美国直接给老百姓发钱,每人几千美元,这些钱很多都流去买了中国产的家电、东南亚的服装、中东的石油,相当于用印出来的纸,换了全球的真东西,这不就是“全球零元购”吗? 我们人民币还没到那个地位,花的每一分钱都得靠实实在在的出口、实实在在的产业赚回来,自然没法像他们那样“轻松”消费。 但话说回来这不是我们不如人,是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差异,美国发展了两百多年,我们真正全力搞经济才几十年,能追上现在的差距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且我们的消费潜力其实藏得很深,这些年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超越美国,到智能家居、露营、国潮品牌的兴起,能看出来老百姓的消费正在升级;下沉市场里,小镇青年的网购、旅游消费也在爆发,14亿人的市场一旦真正激活,能量可比3亿人大多了。 我们没有美元霸权的“捷径”,但也避免了过度印钞的风险,经济发展更扎实,等我们的收入再涨涨、保障体系再完善点,消费能力追上甚至超过美国,真不是空话。 其实消费能力的差距,说到底是发展阶段的差距,不用盯着当下的数字焦虑。你觉得我们身边哪些消费变化,来评论区聊聊你的观察。
美国人口不过3亿,消费能力却把我们14亿人的中国远远甩在后面,原因其实不难懂。美
万象解析所
2025-09-02 04:57: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