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美国想把制造业拉回本土,最早其实是奥巴马提出来的。奥巴马去了一趟中国,发

历史奇幻角 2025-09-02 04:23:32

[下雨]美国想把制造业拉回本土,最早其实是奥巴马提出来的。奥巴马去了一趟中国,发现2009年的中国早已不是1998年克林顿访华时看到的景象了,那时候中国工人还在缝纫机前忙着做衣服鞋帽。但到了2009年,深圳的流水线都能造出第一代iPhone这样的高科技玩意了。 这几年美国制造业回流的话题没少被提,总有人觉得把厂子搬回来,美国就能再现辉煌。但造工厂容易,最难的还是把熟手工人找回来,没有这些技术人才,新厂子就是摆设,不管再好的机器都玩不转。 美国搬工厂回家,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成本飙升,美国的技术工人工资高,光是这一项就是大头,可最头疼的还不是薪水,而是根本没人。 很多老技术工人已经快退休了,接班的年轻人却很少愿意进工厂,美国社会一提工厂工作,大部分人第一反应还是辛苦、脏乱、前途有限,年轻人都想去写代码、去办公室,进工厂的越来越少。 有钱的企业,比如苹果,尝试在得州搞了新工厂,但是带来的就业机会和中国的大型生产线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 就算真愿意投入,供应链也不是说建就能建,国内的制造业氛围配套全、效率高,零件、原材料全都在附近,出了问题能立马有人解决。 在美国想让这种模式重现,难度不是一般的大,物流成本高、响应速度慢,供应商也不像中国那样扎堆分布,啥都需要重新磨合。 美国制造业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技术工人短缺,工厂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干的,很多设备需要熟练操作和调试,还得长年积累经验。 疫情那阵,中国工厂能在几天内就把生产线改成做口罩和医疗设备,靠的正是庞大又灵活的技术工人队伍 中国这边早就把制造业做成了系统工程,智能制造、绿色产业这些行业发展飞快,工人既懂技术又有经验,有些还直接被派到东南亚、印度帮别人建厂,连管理套路都顺手传出去。 美国就算砸重金建工厂,没有熟练工人,供应商配套不上,也就是个有壳无核的样子货,教育体系没跟上,社会观念停滞不前,而这些难题不是一夜能解决的。

0 阅读:71
历史奇幻角

历史奇幻角

奇趣角落,发现历史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