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阅兵将近,日本狂言9.2是“日本解放亚洲日”,中方军报出手了 日本右翼

理大国迷雾 2025-09-02 01:31:43

9.3阅兵将近,日本狂言9.2是“日本解放亚洲日”,中方军报出手了 日本右翼势力在9.3抗战胜利纪念日前夕公然挑衅,将9月2日称为"日本解放亚洲日",这种颠倒黑白的言论立即引发中方强烈反应。 日本极右团体"历史研究会"在8月28日发布的声明中宣称,1945年9月2日盟国签署投降文书是"亚洲殖民历史的开始",而非解放之日。 这种论调并非首次出现,但今年其宣传力度明显加大。 不仅在日本国内多家媒体购买版面,还在国际社交媒体投放多语言广告。 值得注意的是,该团体与日本政界联系密切,其顾问委员会包括数名现任国会议员。 中国《解放军报》在8月30日头版刊发题为"历史不容篡改,正义不会缺席"的署名文章,直接驳斥日方谬论。 文章援引最新解密的盟军档案资料,指出日本在占领期间造成亚洲各国超过2000万平民死亡,远超殖民时期伤亡数字。 军报罕见地使用大量原始战役地图和伤亡统计表,以可视化数据展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实质。 2025年初,日本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将"反击能力"写入国防方针。 8月中旬,日本防卫省宣布增加西南诸岛军事部署,计划在2026年前在琉球群岛新增三个导弹部队。 从历史维度看,日本右翼对战争历史的篡改尝试从未停止。 2001年教科书事件将"侵略"改为"进入",2013年安倍晋三抛出"侵略未定义论",到如今公然美化殖民历史,这种渐进式的历史修正策略具有明显政治目的。 日本右翼试图通过重构历史叙事,来为军事正常化铺路,这与1930年代军国主义的舆论准备惊人相似。 除军报发声外,外交部在8月31日连续举行三场吹风会,向各国驻华使馆提供历史事实清单。 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军事科学院发布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卫星影像和档案比对,新增确认173处抗战遗址。 韩国、菲律宾等受害国也相继表态。 韩国外交部8月31日召见日本驻韩公使,抗议日方歪曲历史。 菲律宾总统府发言人虽未直接批评日本,但重申"菲律宾的解放得益于盟军而非任何占领者"。 美国的态度显得微妙,国务院发言人仅表示"鼓励地区国家和平解决历史认知分歧",这种模糊表态被解读为对日本行为的默许。 美国为构建印太战略联盟,往往对日本右倾化采取纵容态度,这与战后美国对德政策的严格约束形成鲜明对比。 日本右翼选择9月2日做文章具有特殊象征意义,1945年的这一天,日本代表在密苏里号战舰签署投降书,标志着法理上的战争结束。 篡改这个日期的话语权,实质是否定整个战后国际秩序的法理基础。这种尝试若得不到遏制,可能动摇东亚和平的基石。 近期,日本军事动作与历史修正主义呈现联动效应,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首次将中国列为"最大战略挑战",并大幅增加国防预算到43万亿日元。 海上自卫队计划建造两艘新型航母,这违背日本宪法第九条规定的专守防卫原则。 中国此次应对展现出新的特点,除传统外交抗议外,更注重实证研究和国际传播。中国通过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提出以合作共赢替代零和博弈的安全观。 日本则强化与北约联系,成为首个批准《北约伙伴关系计划》的亚洲国家。 从长远看,日本右翼的历史修正主义难以得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已收录14项中国抗战档案,包括南京大屠杀和731部队相关文献。 国际史学界主流共识早已认定日本战争罪责,个别右翼团体的翻案企图改变不了历史定论。但这类言行对中日关系和地区稳定的破坏作用仍不可小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清醒剂。 日本右翼势力每进行一次历史篡改尝试,反而会促使国际社会更加牢记历史真相。 试图涂改血写的历史,只会让世界更加警惕战争幽灵的重现。这场围绕9月2日的话语权之争,终将让更多人认清维护历史真相的重要性。

0 阅读:2

猜你喜欢

理大国迷雾

理大国迷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