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大哥李瀚章,晚年贪财好利,他搞贪腐有一个特点,绝不让送钱的人吃亏,因而在

海边观潮客 2025-09-02 00:37:39

李鸿章的大哥李瀚章,晚年贪财好利,他搞贪腐有一个特点,绝不让送钱的人吃亏,因而在官场获得了 “取之有道” 的 “美誉 “。当时官场流行一段顺口溜:“涂宗瀛偷窃;刘秉璋抢掠;潘鼎新骗诈;惟李瀚章取之有道。” 李瀚章,字筱泉,也作小泉,晚年自号钝叟,比弟弟李鸿章大两岁。 他早年跟着李鸿章混官场,后来一路做到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全是油水足的肥缺。手里有权有势,贪腐的门道也比别人 “高明”—— 别人要么偷偷摸摸捞小钱,要么明火执仗抢好处,他却不搞这一套,专做 “双赢” 的买卖。比如有盐商想拿到食盐专卖权,送银子来求他帮忙,他不会直接收下就完事,反而会先摸清行情,帮盐商避开官府的苛捐杂税,甚至打通运输关节,等盐商真的赚了大钱,再按约定拿分成。盐商觉得划算,心甘情愿送钱,还到处说他 “讲规矩”。 那会儿地方官想升迁,也爱找李瀚章。有人凑了五百两银子求他搭线,他先托人打听对方的政绩和人脉,确认能办成事才收钱,办不成立刻原封不动退回。不像有些官员,收了钱就装聋作哑。时间一长,官场里都传他 “取财有信”,送钱的人挤破门槛,他的家底也越来越厚,光在老家安徽买的田产就有上千亩。 可说白了,这 “取之有道” 就是块遮羞布。不管他怎么 “讲信用”,本质都是拿公权力换私利。盐商赚的钱、官员升的官,最终都得从老百姓身上刮 —— 盐价涨了,百姓吃不起盐;官员靠钱上位,上任后肯定变本加厉盘剥百姓。他所谓的 “不让送钱的人吃亏”,不过是把腐败变成了 “产业链”,比那些直接抢骗的贪官更隐蔽,危害也更大。 晚清官场本就乌烟瘴气,李瀚章这种 “精致的腐败”,更是让歪风邪气愈演愈烈。大家不比谁能办实事,反而比谁贪得 “高明”“体面”,整个官僚体系从根上烂了。他靠着弟弟李鸿章的势力,加上自己这套 “贪腐套路”,一辈子没栽跟头,还落了个 “有道” 的虚名,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说到底,贪就是贪,再怎么包装也遮不住剥削百姓的本质。那些吹捧他 “取之有道” 的人,不过是既得利益者的相互粉饰罢了。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