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女子给所有人都盛饭了,就是没有给婆婆盛饭。丈夫看到后,直接说女子心好毒。女

人间烟火栈 2025-09-01 13:48:33

河南,女子给所有人都盛饭了,就是没有给婆婆盛饭。丈夫看到后,直接说女子心好毒。女子忍受不了,自己16年的付出,换来的是这样的结果。 王芳做好晚饭叫一大家子吃饭,她给每一位家人都盛了饭,唯独没给婆婆盛。 丈夫见了有些不高兴:“你这是针对我妈啊?干嘛呢?这不是有意孤立她吗?” 王芳看了眼丈夫不悦的表情,没搭理,拿起筷子让大家赶紧吃,说自己待会儿还有事要出去。丈夫当着家人的面没发火,默默拿碗给母亲盛了饭。 等王芳收拾完碗筷,丈夫直接拉她进了卧室,指着她骂:“你心好毒!” 王芳的委屈瞬间涌上来,泪水直流:“不是我找妈茬,是她先挑事的!她居然说我没你对她好!你摸摸良心,这16年到底谁掏心掏肺对她,谁一心一意照顾她?” 丈夫却不以为然:“儿媳妇不就该这样对婆婆吗?妈说我对她好,难道是假的?就因为这话,你就不给她盛饭了?” 王芳见丈夫完全不理解自己,更觉无力沟通:“我是儿媳妇,不是女儿!能做到这份上已经实属罕见,换不来一句赞扬就算了,还被诋毁,谁受得了?既然妈觉得你好,那就让你伺候她吃喝拉撒,我也当回甩手掌柜——她本就不是我妈,只是婆婆而已。” 之后的日子,王芳真就不管婆婆的吃穿住行,全丢给了丈夫。自己反倒一身轻,常出去遛弯、找朋友逛街打牌,对丈夫和婆婆的白眼全当没看见,回家做完该做的事就进卧室睡觉,一大早还出去晨跑。 可丈夫实在扛不住天天照顾母亲,把火气全撒在了王芳身上,她每次回家,他都用最难听的话刺激她。 王芳忍不下去了:“妈那样说我,我忍了;怎么现在你也这么说?你知道我和妈矛盾的起因,却从没说过一句安慰我的话。16年的付出,就因为没给她盛饭,你就说我心毒?” 为了讨回公道,王芳找了调解员诉苦。调解员理解她的苦楚,找到她丈夫问情况。 丈夫还理直气壮:“你问她是不是对我妈不好,还不给我妈盛饭?” 调解员没惯着他,直接反问:“你妈接受了你妻子16年的照顾,为什么一句好话都没有?” 丈夫嘟囔:“母亲不都这样吗?儿子做得好不好,她都不会说啥,很正常。” “那这不就是偏心吗?”调解员反驳,“儿子照不照顾,她都不说好坏;你妻子照顾了16年,她倒要挑剔?” 丈夫愣了愣,赶紧找补:“我妈80多岁了,可能大脑有点不好使。” “要是不好使,怎么不说儿媳妇好,偏说儿媳妇不好?”调解员追问,“这分明是心里有偏见,儿子和儿媳妇分得明明白白。” 丈夫摸了摸脑袋,突然反应过来:“好像……我妈是有意针对我妻子。” 一旁的王芳听了这话,积压已久的委屈化作泪水涌了出来——丈夫终于明白问题出在哪了。 后来丈夫表态,接下来会多照顾母亲,替王芳分担家务,也会站在中立的角度体谅她,还会慢慢纠正母亲的老想法:“儿媳妇照顾得好就是好,不能因为她是儿媳妇,就理所当然挑刺。” 一、王芳16年的付出没有换来婆婆对她的认可,于是她不给婆婆盛饭有错吗? 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王芳16年照顾婆婆本是善意,但因未获认可而不盛饭,虽属情绪宣泄,却可能激化家庭矛盾。 《民法典》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儿媳对公婆仅需协助配偶履行赡养义务,无直接赡养义务,“盛饭”属于日常照料细节,并非法律强制要求。 因此王芳的行为不违法,但从维护家庭关系来说,通过沟通表达委屈比消极对抗更合适。 二、丈夫不去改变母亲的看法,却指责自己的妻子,丈夫的做法合理吗? 丈夫作为婆媳纽带,有责任调解矛盾,王芳16年付出却遭婆婆否定,丈夫本应理解妻子委屈,而非一味指责。 丈夫应主动沟通纠正母亲偏见,而非让妻子独自承受委屈。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素材来源于百姓调解8月30日报道。

0 阅读:2
人间烟火栈

人间烟火栈

聚焦烟火气,记录生活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