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式上,国产直8L大型直升机将担任空中旗手,机体下方悬挂三面写着标语的巨幅

石宏主编 2025-08-31 19:25:22

九三阅兵式上,国产直8L大型直升机将担任空中旗手,机体下方悬挂三面写着标语的巨幅刀旗,标语分别是“人民必胜”、“和平必胜”、“正义必胜”。 中国陆军在大量装备“山猫”全地形车族之后,十分希望陆航拥有一种机舱更宽的新型直8作为“山猫”的空中运输平台,强化空中机动能力。因为陆航装备的俄制米-17系列直升机虽然可以在机舱内运输“山猫”,但其2.3米的机舱宽度对于某些车宽超过2米的“山猫”改型车辆来说已经到了极限。如果“山猫”不能在直升机的机舱内运输,必然会极大地限制“山猫”后续系列化发展的潜力。况且陆航装备的米-17系列直升机只有几十架具备较强的高原飞行能力,数量远远不够用。 国产直8G虽然可以采用外部吊挂的方式实现对“山猫”的高原运输,但高原环境下这种方式的危险性更大,并且对气象条件有极高的要求。因此陆航对于可以在高原地区使用并在机舱内具备运输“山猫”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而直8G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机舱宽度的不足造成其作战、性能潜力难以充分发挥,这也是最终确定研制被称为“直8宽体机”的直8L问世的背景。 直8L重点是对机体进行了重新设计,主要实现在机舱运输轻型车辆,特别是要满足运载“山猫”系列全地形车的要求。 在确定机舱宽度方面,经过多方面考虑,直8L的机体采用了一种更优化的设计,由直8系列直升机的矩形机舱改为略呈菱形的多面体结构。这样机舱中部的宽度最大可达到约2.5米,而机舱地板宽度也能达到2.3米左右,完全可以满足各类轻型车辆的装载要求。这种设计,一方面对于一些底盘较窄但车身可能更宽的车辆有着更好的适配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机舱结构重量的过度增加,而且对于降低机体雷达反射截面积以及优化高速飞行时机体气流流场也有一定作用。 使用了新机体结构的直8L在机舱空间方面明显优于米-17系列直升机,达到了世界同级别直升机的先进水平。同时为了抵消一部分机体加宽后所导致结构重量的增加,直8L的机体采用了大面积整体复合材料。更重要的是新机舱的使用,除解决了直8系列直升机机舱宽度不足的问题之外,也顺便解决了由于原始设计的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取消了机舱底部油箱。直8的最初设计原型是法国的“超黄蜂”,属于大通舱设计的舰载直升机,并且要求具备海上起降能力,因此其机体并没有用于设置油箱的空间。其机内油箱只能布置在机舱地板下的船型底结构之内,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油箱可以方便地布置在宽大的机舱地板之下,不用占用宝贵的机舱空间。但缺点是导致机体高度明显增加,特别是船型底不规则结构的限制,使得直8一直给人“又瘦又高”的感觉。将油箱设置在机舱底部,对于陆基直升机来说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受到地面武器打击之后,损毁的概率明显增大。 直8L则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在机体两侧设计了一对大型流线型短舱,其中短舱后部为主起落架舱和设备舱,而前2/3的部分为燃油舱。如此一来,尽管由于机体加宽后飞行阻力增加,但由于燃油携带量更多,航程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同时燃油舱还使用了自封闭技术以及先进的火灾探测、灭火系统,安全性大为增加,使直8L的战场生存能力显著提升。 二是解决了机舱地板与地面高度过大,登机、离机十分不便且速度缓慢的问题。在取消舱底油箱设计之后,直8L机舱地板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到0.6米,并且在舱门下方机体外侧加装了登机脚踏。而这个脚踏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到0.4米,这个高度即使对普通人来说也能实现“一步登机”,训练有素的步兵更不会存在任何问题,登机、离机速度大大提升,而且安全性也得到了很大保证。 直8L还首次采用了双舱门设计,并且舱门宽度增加到1.3米,不管是人员登机、离机,还是物资装运或卸载,都能实现“双路并行”,效率有了极大提升。 三是在取消舱底油箱设计之后,直8L的机体高度至少降低了0.5米,重心明显降低,这对于提高飞行安全性、场地适应性有着重要意义。直8L虽然加宽了机体,但后起落架轮距与直8系列直升机相比并没有什么变化,特别是在大风速、强侧风环境下,飞行安全性、可操纵性以及着陆稳定性都有明显增强 。同时机体高度的降低也使机舱尾部舱口与地面的高度明显降低,提高了车辆的通过性,进一步提高了运输轻型车辆时进出机舱的便利性。 直8L完成研制并批量装备使用后,陆航对其各方面性能的表现都非常满意。优秀的飞行性能以及良好高原适应性,使其能够在高原地区执行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而其更宽大的机舱空间则为部队的作战训练、装备运输带来了更大便利,对于增强中国陆军突击作战能力及地面机动性都有着重要作用。

0 阅读:50
石宏主编

石宏主编

深圳卫视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