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陈赓刚从紫光阁授衔仪式上走出来,没回家,也没去军队,只带着

浮史如生 2025-08-29 18:41:28

1955年9月27日,陈赓刚从紫光阁授衔仪式上走出来,没回家,也没去军队,只带着秘书直奔西花厅。他顾不上换衣服,顾不上吃饭,到了门口就喊:“叫颖超出来,我要照张相!”门卫愣了几秒,赶紧去通报。这事儿不是冲动,是他憋了好几年要兑现的承诺。 陈赓出生在1903年2月27日,湖南湘乡一个将门家庭里,祖父是湘军将领。他小时候跟着祖父和继祖母练武,1915年进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学新式课程,接触进步思想。1916年他投身湘军,当了四年兵,经历军阀混战,积累实战经验。这段日子让他明白军队的乱象,也让他想找条出路。 1924年陈赓考进黄埔军校第一期,在校表现突出,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中,他参加东征陈炯明战斗,腿部中弹负伤,还背起蒋介石穿越火线脱离险境。南昌起义后,他转战各地,参与建立革命根据地,组织游击作战。这些年他从基层干起,逐步成长为指挥员。 长征期间,陈赓任干部团团长和红一师师长,掩护主力部队渡河穿越草地。周恩来患肝脓肿高烧时,他带战士从雪山取冰块冷敷,守三天三夜,用手焐热输液瓶,分干粮喂食。抗日战争爆发,他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指挥神头岭战斗,部队埋伏山沟歼灭日军。日军贴标语针对三八六旅,他用游击战连挫对手。 解放战争中,陈赓指挥部队南下,参与淮海战役,包围杜聿明集团,在雪地掘壕推进切断退路。接着在渡江作战协调炮兵掩护,舟船密集突破长江防线。新中国成立后,他赴朝鲜战场指挥,1952年回国创办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主持教学训练,推动技术人才成长。1955年9月27日,他被授予大将军衔。 授衔仪式在中南海紫光阁结束,陈赓没有停留庆祝,直接带秘书赶往西花厅周恩来住所。门卫认出他后通报,他拉邓颖超拍照,秘书按下快门,周恩来从旁注视。这张照片定格历史,成为开国将帅中唯一由总理夫人参与的授衔纪念照。 这个举动源于1925年广州码头,周恩来给陈赓一张旧照片,让他接从天津来的邓颖超。他没认出变化后的她,导致她自行到校,三人见面大笑,从此结下深厚情谊。长征中周恩来病重,陈赓取冰冷敷三天,温暖输液瓶,分干粮喂食。周恩来后来感慨,陈赓救了他的命。 新中国成立,西花厅对陈赓开放,他随意进出,厨房备湖南腊肉,办公室茶叶自取。1952年从朝鲜回国,他讲上甘岭战役细节,吵醒午休周恩来,两人开玩笑。授衔当天进屋,他翻橱柜找点心,发现空了,抓水果糖塞兜,笑称受欢迎。邓颖超日记记,他见空罐眼神变黯。 这段交情从黄埔时期开始,1927年周恩来筹建血花剧社,陈赓表演逗乐大家。邓颖超做点心补充体力,从此西花厅点心罐成陈赓习惯,每次汇报抓绿豆糕或核桃酥。授衔前夜,他嘱秘书提醒备核桃酥。这事不是冲动,而是憋几年兑现承诺。 照片收藏在军事博物馆,陈赓继续主持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推动国防科技,组织教员编写教材,协调设备引进,训练学员操作仪器。他巡视课堂,查看实验进度,强调实战应用。 1961年初陈赓身体渐弱,心脏不适,但坚持工作,前往上海视察项目。出席会议讨论工程方案,边听边记笔记。3月16日凌晨心脏病突发,医生赶到抢救无效逝世,享年58岁。

0 阅读:1216

猜你喜欢

浮史如生

浮史如生

以史为鉴,山河岁月,换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