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深秋,皖江根据地磨盘山阵地前。一名新四军军官行走时,皮靴踩断一根枯枝,

受伤的梦娇 2025-08-29 14:50:55

1943年深秋,皖江根据地磨盘山阵地前。一名新四军军官行走时,皮靴踩断一根枯枝,声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国民党第 8 游击纵队 2 支队的哨兵,立刻端起枪,枪口直直对准这个突然出现的人。 这人腰间挂着勃朗宁手枪,军装领口沾着草屑。他没有后退,反而大步走向岗哨,开口问道:“你们支队长在哪儿?带我去见他!” 哨兵被这声问话惊得愣在原地。他们不知道,眼前这个气场凌厉的 “军官”,是新四军 16 团 1 营副营长肖选进。 更不知道,这次碰面会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节点。 两小时前,肖选进带着侦察班,在磨盘山南麓摸查敌情。黑夜中,他们突然与一股顽军搜索队相遇。双方立刻开枪,新四军战士迅速找地方隐蔽。 肖选进却发现,自己被逼到了敌军指挥部附近。 通讯员压低声音,急切地说:“副营长,往东边突围!” 肖选进盯着不远处亮着灯的帐篷 —— 那是敌军指挥所的标志。他按住通讯员的肩膀,小声说:“你们从西边绕过去,我自有安排。” 肖选进独自出现在敌军哨兵面前时,军装领口还沾着夜露,腰杆却挺得笔直,眼神锐利。哨兵被他的气势震慑,下意识放低枪口,问:“长官,您是哪个部队的?” 肖选进报出假番号:“528 团 1 营营长,奉命支援。” 他一边说,手指悄悄摸向腰间的手枪,接着说:“前面带路,我要见郑支队长。” 郑其昌的指挥部里,满是酒肉香气,还混着汗臭味。这个刚占领磨盘山的支队长,正翘着二郎腿喝酒。听说有 “友军长官” 求见,他眼皮都没抬,随口说:“让他进来。” 肖选进大步走进帐篷,目光快速扫过墙上的作战地图 —— 敌军的火力部署、进攻路线,他一眼看清。他故意皱起眉头说:“郑支队长好兴致,可您知道吗?共军已经摸到山脚下了。” 郑其昌拍着桌子大笑:“共军?他们早被我们打得丢盔弃甲,跑没影了!” 他没注意到,肖选进的手已经按在枪套上。 肖选进冷笑一声:“是吗?我们部队在东边山坳里,至少发现三个共军连队的活动痕迹。支队长要是不信,跟我去看看。” 郑其昌的脸色立刻变了。他清楚,新四军 16 团虽撤出磨盘山,但主力没走远。被 “友军军官” 当面点破防线漏洞,他顿时慌了,连忙说:“我这就调一个连,跟你一起去!” 肖选进摆手:“不用。支队长您亲自压阵,不是更稳妥?” 郑其昌被带到新四军的伏击阵地,迎接他的是 200 多支黑漆漆的枪口。肖选进一把夺过他的配枪,反手扣住他的咽喉,说:“郑支队长,别来无恙?” 直到这时,郑其昌才知道自己中计。他更没想到,这个 “友军长官”,是新四军有名的 “孤胆英雄” 肖选进。 生擒郑其昌后,肖选进连夜审讯,从他口中套出顽军全部作战计划。当天夜里,肖选进亲自率部夜袭。经过 5 小时激战,歼灭敌军 560 多人,缴获步枪 450 支、迫击炮 1 门,还一举收复磨盘山阵地。 这场战斗,让新四军彻底扭转皖江根据地的被动局面,也让国民党顽军见识到 “兵不厌诈”。后来肖选进常说:“打仗得动脑子,有时候一颗子弹的作用,能顶一门炮。” 翻历史资料可知,1943 年的皖江根据地,是国共摩擦最激烈的时期。国民党顽军靠美式装备,多次进犯新四军防区,可每次碰到肖选进这样的指挥官,都会吃败仗。 肖选进在三年游击战争中练出的 “伪装本领”,这次成了制胜关键。他曾化装成地主、商贩,甚至伪军,多次深入敌后获取情报。老战友回忆:“老肖往那儿一站,比戏台上的武生还像真军官!” 还有件鲜为人知的事,此战缴获的迫击炮,后来被新四军改造成 “飞行炮”—— 战士们用骡马驮着炮身,在山地战里神出鬼没,打得日军直喊 “共军有了新武器”。 1955 年军队授衔时,肖选进看着胸前的大校军衔,淡淡一笑:“比起牺牲的战友,我能得到这个,已经够好了。”9 年后,少将肩章戴到他肩上,可他仍保持战场习惯。 如今,磨盘山的松树依旧生长,可当年激战留下的壕沟,早被岁月填平。只有肖选进那句 “你们长官呢?带我去见他”,还在民间口口相传,成了他智慧与胆识的见证。 历史不会忘记,1943 年那个深夜,一名新四军军官靠 “误入敌阵” 的果断,在战争史上写下一次精彩 “反杀”。 这场战斗的胜利,不只是拿下一座山头,更证明一个道理:民族危亡时,任何想搞内斗的想法,最终都会被团结抗敌的力量打败。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受伤的梦娇

受伤的梦娇

受伤的梦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