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拖船突现仁爱礁,3个月运不进一根香蕉,菲军这下是真急了 南海仁爱礁,又一次成为了风暴眼。这次引发热议的,不是什么大规模军演,也不是哪国领袖的外交表态,而是一艘中国拖船的现身。 别看这艘“南拖185”号体型不大,却让坐滩在礁上的菲律宾军舰和背后的军方高层坐立不安。 事情发生在前几日。一艘隶属于中国方面的中型拖船悄然出现在仁爱礁附近海域,距离菲律宾非法“坐滩”的“马德雷山号”军舰仅5海里。 这个距离不远不近,刚好够让人猜测它的“意图”。面对中方拖船的靠近,菲律宾海军也不甘示弱。 发言人特立尼达当即表态,说这艘拖船“马力不够”,想拖走“马德雷山号”?“没戏”。 不过,当被问到这艘拖船是否能拖动他们的装甲运补船时,他突然闭口不谈。显然,这个问题让他有些不好回答。 其实,早在拖船现身之前,中方已经在仁爱礁潟湖内进行了大规模联合封控演习。 水炮打击、舰载直升机配合无人机、快艇协同等手段样样俱全,目的就是一个:封锁补给通道,防止菲律宾进一步加固“马德雷山号”的非法存在。 回头看这艘军舰的由来,也不是新鲜事。时间倒回到1999年,菲律宾主动将这艘已经退役的坦克登陆舰开到仁爱礁,硬是“坐滩”不走。 中国多次提出抗议,要求拖走该舰,菲律宾却总以“军舰破损无法移动”为理由搪塞过去。如今这艘破舰还在,甚至还有士兵驻守,成了菲方在仁爱礁上打“地基”的象征。 最近几个月,菲律宾的动作越来越频繁。8月19日凌晨,“马德雷山号”突然释放两艘小艇,在夜色掩护下直冲中国海警舰尾,最近时距离不到10米。 这不是送补给,这是挑衅。中方海警通过广播和机动避让等方式进行了规制,现场一度剑拔弩张。 而且补给”一事早就不是单纯的人道问题。从2025年5月到现在,菲律宾已经整整三个月没能成功向这艘军舰运送任何物资。 军舰本身空间有限,储存粮食和淡水的能力极其受限,按常规来说,30至40天就需要一次补给。三个月没吃上一根香蕉,舰上士兵的处境可想而知。 中方的管控也在不断升级。不仅海面上,海警船、渔船、快艇数量不断增加,菲方甚至称一度达到14艘,部分快艇还搭载了重机枪。 空中侦察更是同步展开,直-8J型直升机、旋戈-36无人机轮番上阵,海空联动,全方位监控。 除了硬控,中国还在潟湖入口布设渔网,并安排小艇封锁通道,补给船想来?先过这几关再说。 在这种局面下,菲律宾军方高层坐不住了。 参谋长布劳纳直接放话,如果因为中方行动导致菲律宾人死亡,或者中国试图登上“马德雷山号”,他们将触发所谓“红线”,依照交战规则使用适当武力。 但菲律宾自己也知道,单靠一国之力很难在南海占到便宜。所以,他们开始拉帮结派。 8月,菲律宾联合澳大利亚、加拿大举行“ALON”军演,3600名士兵、多艘舰艇参与。 同时还在谋求与日本、印度进一步深化防务合作。美国也再次重申《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承诺,想通过外部力量给自己壮胆。 不过现实很骨感。中方舰艇目前仍在仁爱礁周边持续部署,不论白天黑夜,只要菲方有异动,中方都会第一时间拦截驱离。 菲律宾也急得没办法,甚至考虑使用直升机空投物资,或者让外国友军帮忙空投,尽可能维持舰上人员的基本生存。 但问题在于,这种“空投式”补给并不稳定,随时可能被中方监控发现并阻断。而且空中通道本身就不适合大量物资运输,维持短期生存尚可,长期维持根本不现实。 局势僵持下去,风险也在不断累积。双方舰艇近距离接触频繁,一个擦枪走火的意外就可能引爆更大冲突。菲律宾一边喊着“红线”,一边又频繁挑衅,误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立场一直很明确: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方的一系列维权执法行动,既有法律依据,也有现实需要,更是在维护区域和平稳定。 相比之下,菲律宾的持续挑衅、非法“坐滩”以及不断拉拢域外势力搅局,只会让南海局势越搅越浑。 靠外援空投、联合军演、外交喊话,并不能解决粮食和饮水的问题,也无法改变“马德雷山号”非法存在的事实。
菲律宾军方发言人:中国胆敢拖走“马德雷山”号,就会用致命武器攻击中国。 菲律
【224评论】【9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