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头的毛主席雕像建成后,有人曾给长沙市长写信:“毛主席40多岁下巴才有痣,青

时光若止浅念 2025-08-29 00:37:14

橘子洲头的毛主席雕像建成后,有人曾给长沙市长写信:“毛主席40多岁下巴才有痣,青年时期的雕像有痣不妥,应予以去除,”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6年,长沙开始实施橘子洲文化提质工程,想要在橘子洲头建一尊青年时期的毛泽东雕像,作为这片历史文化地标的新代表,项目一公布,全国各地的雕塑家纷纷提交设计方案,最后由广州美术学院的院长黎明中标,承担起这个重量级任务。 黎明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对橘子洲有着深厚的感情,年轻时常在湘江游泳,累了就上岸歇脚,眼前就是橘子洲这片宁静的沙洲,多年后有机会为这片熟悉的土地设计雕像,他格外上心,为了准确还原那个年代的毛泽东形象,他专门跑去湖南省档案馆,查阅了大量史料,从学籍照片到各时期的合影,一张张照片比对,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核实,前后持续了三个多月。 在这些历史影像中,他注意到一个鲜明的特征:1920年代的毛泽东并没有下巴上的那颗痣,而人们熟悉的带痣形象,是他中年以后的样子,此外,那时的毛泽东常梳一种“大背头”,头发往后理得整整齐齐,但总有些自然散落的弧度,看起来既有文人的风骨,也不失现实中的洒脱,这个发型显然和后来的短发形象不一样,更贴近那个写出《沁园春·长沙》时年轻知识分子的气质。 一切准备就绪,雕像模型基本完成时,团队陷入了犹豫:要不要加上那颗痣?从历史资料来看,青年毛泽东确实没有这颗痣;但在大家印象里,这颗痣几乎成了毛泽东形象的重要符号,于是他们在长沙街头做了一次小调查,问了50位随机市民——提到毛泽东,会想到哪些特征?结果有47人提到了下巴上的痣,有人说,从小看的画像里都有这颗痣,看不到反倒觉得不像;还有人觉得这颗痣让人感到亲切,有种像邻里长辈的熟悉感。 黎明开始左右为难,他知道,作为艺术创作者,必须尊重历史;但他也明白,民众心中的形象有着情感的沉淀,他带着模型前往北京,征询了毛泽东亲属的意见,最后,毛泽东的儿媳邵华表达了一个关键观点,她认为,老百姓心中的毛泽东形象,已经和这颗痣紧密相连,雕像作为公共艺术,既要有史实依据,也要考虑大众情感的认同,在这种情况下,把痣加上去,并不是对历史的敷衍,而是对大众情感的一种回应。 雕像最终决定保留这颗痣,2008年动工,用的是来自福建的“永定红”花岗岩,每一块石材都需在工厂切割成指定形状,再运到橘子洲现场拼装,雕像的每一寸尺寸都经过精密计算,尤其是高度的确定——并非一拍脑袋定下的,施工团队每天清晨带着可调节高度的氦气球,在城市各个角度测试视线感受:从岳麓山、湘江一桥、五一广场等地看过去,雕像是否清晰、是否和周边环境协调、是否能成为视觉焦点。 气球升到25米,发现雕像会被橘子洲的樟树挡住;升到45米,又显得突兀,与周围风景不协调,最终定在32米——既不突兀,又能从多个角度自然呈现,同时,这个数字也有了另一层含义:1925年写下《沁园春·长沙》时,毛泽东正好32岁,这个巧合成了雕像设计中的一个隐秘注脚,也让“高度”不只是尺寸,更带上了时间的温度。 2009年雕像临近完工时,一封写给长沙市长信箱的信再次引起讨论,这是一位退休教师写来的,信里附上了毛泽东不同年份的照片,标注了痣的出现时间,认为雕像加痣不符合严格的历史事实,这封信引发了小范围的争议,最后由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作出公开回应,回应中提到,艺术作品不能只停留在史实的复刻上,它还需要与人们的情感产生连接,这颗被称作“励痣”的细节,既是对毛泽东青年志向的象征,也是一种文化认同的传递。 这种“情感与史实”的平衡,在许多伟人雕像中都有体现,延安的那座“转战陕北”雕像,设计时原本还原的是当年毛泽东穿着的粗布军装,但当地群众觉得太破了,不像带领他们胜利的人,最后,设计团队在衣角加了补丁,既保留艰苦岁月的真实,又不失庄重,类似的案例表明,历史的表达,并不只是复印旧照片,更是一次与当代人情感的对话。 2009年12月26日,青年毛泽东雕像在橘子洲正式落成,总高32米,基座面积达3500平方米,整座雕像由超过8000块花岗岩拼接而成,重量接近2000吨,从湘江两岸望去,无论站在河东高楼,还是岳麓山脚下,这尊雕像都恰好映入眼帘,端庄而不唐突,庄严又不遥远。 如今十多年过去,这座雕像已悄悄融入长沙人的日常,不管是晴天还是阴雨,总有人在雕像前驻足,有人是游客,匆匆而来,笑着拍照;也有人是本地人,偶尔散步至此,望一眼雕像就觉得心安,雕像站立的地方不仅是橘子洲的地标,更成了长沙这座城市的精神象征,提起长沙,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尊雕像;而提起雕像,脑海里浮现的,是那个站在湘江之畔,满怀抱负的青年毛泽东。 信息来源:穿行历史的湖湘风度——新湖南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时光若止浅念

时光若止浅念

时光若止浅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