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后一次通知新德里说,将自8月27日起对印度产品再加征25%的关税,简直就是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8-28 16:17:19

美国最后一次通知新德里说,将自8月27日起对印度产品再加征25%的关税,简直就是“最后通牒”,但莫迪总理不为所动,他正在艾哈迈达巴德视察,一如既往地站在汽车踏板上,大半个身体探出身子,不顾个人危险,用一只手向支持者挥手致意。 美国在2025年8月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额外关税,总税率达50%,原因是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这被视为对新德里的强硬施压,特朗普政府多次警告停止相关贸易。印度外交部回应称,此举违反国际规则,将损害双边关系。 莫迪未公开表态让步,而是继续在艾哈迈达巴德视察,乘坐敞篷车穿越街道。车辆前行中,他站起身挥手回应人群。支持者聚集路边,高喊口号。保镖前后护卫,确保安全。视察期间,他走访工厂,检查生产,与工人交谈。集会上,他强调保护印度经济利益,不屈服外部压力。 特朗普多次尝试电话联系,至少四次,但莫迪未接听。德国媒体报道称,莫迪对特朗普的言论不满,如称印度为“死亡经济体”。印度媒体对比其他国家应对:欧盟抗议,日本谈判,中国报复,而莫迪保持冷静,未匆忙签署协议。民众创作诗歌赞扬他的坚定。视察后,他检查市政项目,询问细节。傍晚返回,支持者追随。 贸易争端中,印度坚持购买俄罗斯石油,因为价格优惠,帮助控制通胀。2022年以来,俄罗斯石油进口占比从2%升至40%,节省数百亿美元。特朗普威胁加税,但印度指出美国和欧盟也与俄罗斯有贸易,双重标准明显。莫迪的视察举动显示国内团结,他强调主权优先。 德国报纸称,莫迪忽略特朗普四次电话,反映不满。印度经济体量大,按购买力平价已超17万亿美元,不会轻易让步。民众支持这种姿态,认为历史上的独立外交政策是传统。特朗普的施压未能改变印度轨道,反而推动其加强与周边合作。莫迪在集会誓言维护利益,无论压力多大。这次事件凸显大国博弈的现实,印度选择冷静应对,避免慌乱。 印度未因关税改变政策,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并加强与中东和非洲的能源合作。2025年,印度名义GDP预计达4.3万亿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超17万亿美元,人均收入破1万美元,位列全球第三。莫迪领导下,经济韧性强,制造业和服务业增长抵消部分损失。国内支持率高,民众适应波动,对外部施压无畏。 特朗普关税未能动摇发展轨迹,印度推动本土生产计划,如半导体和可再生能源。外交上,坚持战略自主,不以主权换利益。莫迪主持会议,审阅数据,优先中小企业支持。全球报道称,印度经济增长率保持6%以上,迈向中高收入行列。关税争端未改变独立外交传统,反而强化内部凝聚。

0 阅读:0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