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叫苏文的人,这几年在河南郏县可是风风光光:院士、院长、教授、后人…… 头衔一箩筐,光听就觉得分量不小。 可细一查,不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被官方否认,“海南东坡书院院长”也根本查不到出处。 更离谱的是,他拿着这堆身份,还签下了总投资33亿的书院综合体项目。 结果呢?协议两年到期自动作废,书院、酒店、纪念堂一个影子都没落下。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身份造假和项目泡影的闹剧。地方政府说没什么损失,可时间、人力、信誉呢?招商引资靠的是信任,头衔光鲜却没底子的企业,签下的只是镜花水月。 深一度榜单的这篇文章能把这样的迷局抽丝剥茧,揭出层层虚假,真是让人读着心里一紧,也算是给其他地方提了醒:头衔再亮,也得核实;项目再大,也得查资质。 我最感慨的是,苏文直到2024、2025年,还能在各种会议上堂而皇之亮身份,甚至坐主席台。 等消息一曝光,官方才陆续“消音”。 这说明,重点不在于骗子有多高明,在于地方把“看报道认身份”当成审核,把形式当成保障。 归根结底,招商不是儿戏,虚头巴脑的“光环”,最后伤的不是骗子,伤的是地方公信力。
河南郑州。王先生投资了十几万开了一家冰粉店。本来生意还可以,不料,突然朋友给他发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