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信佛,但我很少去寺庙参拜,因为我理解的佛可能和你想的有所不同。对我而言,佛不在庙堂之上,而存在于觉性当中。佛陀从未要求我们对他顶礼膜拜,而是开示,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所有佛像终究是像,是帮助我们看见自心、回归自性的桥梁。如果要拜,我愿以最虔诚的心,礼敬我自己和万物本有的佛性。 我会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阶段性吃素,其根本是出于对生命的慈悲,而并非恐惧惩罚、因果报应。我不执迷于地狱、天堂或六道轮回是否真实存在于外界,只认为它们存在于人的意识空间里。我相信种子法则、因果轮回,但不是为了向佛祈求庇佑,而是渴望看清世间的真相。我也有贪嗔痴,也曾执着于财富名利,在欲望中迷失沉沦。如今我明白这些是人性的一部分,无需否定,但也不执着。 修行不是变成无情无欲,而是要不着相,有所求,但不妄求。我相信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执着于福报,而是坦然接受生命的无常与起伏。我不皈依于某个教门,我只皈依自己,皈依觉悟的特质,皈依自然法则,皈依内心的纯净。修行不在形,而在心,不必外求,只需内观,愿你我皆能见自本性,活出真正的自在与清醒。 真正的修行不在远离尘世,而在每一个当下的念头之中。当我们愤怒时察觉愤怒,喜悦时观照喜悦,不评判也不压抑,只是清醒地看着情绪如云飘过。这种觉察本身就是觉性的显现,它不需要复杂的仪式,只需一颗安静而敏锐的心。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一言一行,无不是修行的道场。你对待家人的态度,处理工作的方式,甚至独处时如何安放自己的心,都在检验修行的真实深浅。 我选择阶段性吃素,不是由于教条约束,而是出于对生命的共情与敬畏。吃素让我更加敏锐地感知身体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体会万物一体之感。这种体验不是出于恐惧或祈求回报,而是内心自然而然生起的慈悲。它让我学会节制,懂得感恩,并在简单饮食中品味到内在的清明与轻盈。 因果法则对我而言,不是用来解释苦难的工具,而是理解生命流动的智慧。每一件事的发生都不是偶然,每一个念头、语言和行为都在心田播下种子。我们今日的境遇,源于过去的选择;我们当下的心念,也在塑造未来的自己。因此,我不急于求果,而是谨慎种因。不求外界认可,只求心行一致。不执着于善恶有报的逻辑,而更愿意把生命看作不断学习、不断进化的过程。 我并不否定神佛的存在,也不质疑他人虔诚朝圣的真心。我只是更倾向于向内探寻,在自己心里见到佛性。佛不是高高在上的拯救者,而是每个人本自具足的清醒与慈悲。所以,我越来越少向外祈求,越来越多地回到自身,觉察自己的执着、恐惧、渴望与温柔。我接受自己依然会迷茫、仍有贪求,但这不再成为自我批判的理由,而是修行的起点。 真正的自在,是看清生命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命,是经历过迷茫还能选择清醒,是拥有却不沉迷,放下却不逃避。它不依赖任何外在的身份、信仰或成就,而是源于对自己与万物深深的信任与接纳。愿我们都能在日常中修得一颗平常心,不停留于相,不迷失于念,活出如如不动的自在与慈悲。
我信佛,但我很少去寺庙参拜,因为我理解的佛可能和你想的有所不同。对我而言,佛不在
云端轻舞
2025-08-27 22:45:36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