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印度工厂快撑不下去 今天凌晨,卡罗琳在例行记者会上再度批评印度,实属罕见。 卡罗琳表示:“新德里并没有吸取教训,在美国对其征收25%惩罚型关税后,他们仍然继续从俄罗斯购买石油,他们忽视了许多印度工厂遭受了重创,已经快撑不下去了。 美国现在搞得一套就是盛气凌人的“压力测试”,关键是你已经没有从实力的角度去测试更强的对手,例如东大,北极熊,所以它想找个印度这样的软柿子试一试。 这话听着就带点火药味,美国对着印度甩脸子,其实是把算盘打得噼啪响。你想啊,俄罗斯的石油多便宜,印度从那边进货,炼好了再卖到欧洲,中间能赚一大笔差价。 可美国不乐意了,自己忙着制裁俄罗斯,还想拉着全世界一起断供,印度偏偏不接茬,这不就等于打了美国的脸? 25%的惩罚性关税可不是小数目。印度那些靠出口过日子的工厂,本来利润就薄,这下成本平白涨了一截,美国市场的订单哗哗往下掉。纺织厂、电子配件厂倒了一批,工人没活儿干,街头摆摊的都多了起来。 可新德里也有自己的难处,国内能源需求摆在那儿,放着便宜的俄罗斯石油不买,难道去买美国贵好几成的天然气?真那样,老百姓的电费、煤气费得翻着跟头涨,政府怕是要被骂翻。 美国拿印度当“软柿子”,说白了就是柿子挑软的捏。对着俄罗斯,它不敢彻底撕破脸,能源、粮食哪样都得捏着鼻子打交道。 对着东方大国,贸易战打了几年,自己的企业也喊疼,芯片禁令刚下,硅谷的巨头们就跑到华盛顿哭穷。也就印度,既想抱美国的大腿搞“印太战略”,又想在能源上耍点小聪明,正好成了美国立威的靶子。 可印度也不是真没脾气。这些年靠着人口红利,制造业好不容易有点起色,心里早就憋着股劲儿想当“世界工厂”。美国动不动就拿关税要挟,逼着选边站,换谁都得犯嘀咕。 前段时间印度偷偷跟俄罗斯签了卢比结算协议,就是想绕开美元限制,明着不敢跟美国硬刚,暗地里早留了后手。 最有意思的是美国那套“压力测试”的逻辑。好像全世界都得跟着它的节奏走,不听招呼就给颜色看。 可时代早就变了,现在的国际社会,谁手里没几张牌?印度虽然制造业不如大国,可在医药、软件领域有自己的优势,真把它逼急了,断供点仿制药,美国的老百姓买药都得贵上几倍。 工厂撑不下去是真的,美国施压也是真的,但这背后藏着的是大国博弈的算计。 印度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想两头讨好,结果可能两头不讨好。美国呢,总想着用老一套的霸权逻辑拿捏别人,却忘了现在的“软柿子”也学会了看风向,不是那么好捏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美财长印度论 印度炮轰美国
快报!印度突然决定了8月26日,印度突然决定少买点俄罗斯石油了。
【8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