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要清醒了。台湾只要有马英九,朱立伦,洪秀珠,想实现和平统一,门都没有,这三个人的骨子里就是想借中国大陆发展致富。借台湾之地搞自由独立。这就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理念! 在当下的两岸关系中,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台湾一些政治人物,正用各种看起来挺“精明”的手段,想方设法地拖延统一的进程。但这种基于岛内小算盘的策略,正迎头撞上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大势,形成了一种让人深思的矛盾。 在台湾独特的政治环境里,对统一这个话题玩模糊、打太极,其实是一种精密的生存计算。这不是什么懒政,而是在选票压力和舆论风向下,一种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 他们的根本目标,往往不是为了国家真的走向统一,而是为了保住自己和党派的政治饭碗,顺便捞点两岸和平带来的经济好处。朱立伦那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就是典型,嘴上反对“台独”,行动上却不为统一添一块砖。 “维持现状”成了一块万能的挡箭牌。他们一边用“和平”、“民主”这类好听的词安抚大陆和蓝营支持者,一边又把岛内民意抬到国家主权之上,去迎合那些倾向于现状的多数人。 这种做法看似左右逢源,实际上却是在给“准独立”状态续命,为“台独”思想留下了生长的空间,长远看,损害的是整个国家的战略利益。 就算是打“交流牌”,看起来一片祥和,也藏着工具性的盘算。这些互动,本质上更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政治秀,效果被岛内的政治生态死死地限制住了。 想想马英九任内搞的两岸直航和各种往来,场面上确实热闹非凡。但这些交流始终小心翼翼地绕开统一这个核心政治议题,主要目的还是为自己积攒政治资本,让台湾多赚点钱。 有些人,比如洪秀柱,口号喊得震天响,但从口号到实际的政治行动,中间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她个人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扭转整个局面。 更现实的是,即便真有有心人想推动青年交流,为统一做点实事,可在民进党主导的舆论场里,一顶“统战”的帽子扣下来,所有的努力瞬间就被污名化,根本掀不起什么大浪。所以,这些交流最终还是服务于拖延的大目标,雷声大,雨点小。 然而,岛内无论怎么盘算,都忽视了一个最关键的变量:大陆正在用自己的节奏,重塑整个外部环境。这让台湾政客们那套拖延战术,正一点点变得毫无意义。 大陆的军事实力在稳步增长,国际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解放军的发展,就是对“台独”最直接的威慑。这种硬实力的倾斜,从根本上压缩了台湾进行政治操弄的空间,也断了“台独”在国际上找靠山的路。 大陆并不是在被动等待。它一手推经济文化合作,争取民心,这是务实;另一手用军事威慑和外交博弈划下红线,这是强硬。这套组合拳打出来,统一就不再只是一个历史概念,而是一个可以操作的现实方案。 大陆的耐心不是无限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是出于同胞情谊的善意,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容忍无限期的拖延。统一是国家的核心利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台湾政坛的那些小动作,在历史大潮面前,最终只会变成无足轻重的背景噪音。 说到底,台湾政坛这种“务实拖延”的策略,是一种源于内部政治困局的短视行为。它或许能在短期内换来一时的政治平衡,却完全无视了力量对比的根本性变化。 历史的车轮已经启动,任何想靠小聪明拖延时间来对抗大势的做法,最终都会被证明是多么不切实际,并被时代无情地抛弃。
“大罢免”惨败之后,“台独”顽固分子曹兴诚出来讲话了!曹兴诚表示,民进党的事,他
【12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