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一个亲妹妹,一直默默活到了2004年,临终前,还说了句溥仪一辈子都不敢说的话,引人深思! 1959年,被关押在抚顺的末代皇帝溥仪作为首批特赦战犯之一,获得了自由。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溥仪感到非常惊讶,1950年,溥仪从苏联被引渡回中国。 他非常清楚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认定自己一定不会有好结果,所以他并不想回去。没想到回国后的劳改生活远比他想得要好得多。 如今他又获得自由,这让溥仪的内心十分感动。他更没有想到,周总理一直都关心着他的情况,还在他出狱后,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场家庭聚会,溥仪还在会上见到了多年未见的亲妹妹韫欢。 作为末代皇帝,溥仪一生的一大遗憾就是自己没有生育能力,他直到死也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相比之下,溥仪的家族可谓是人丁兴旺,他的父亲载沣子女众多,除了溥仪为首的四个儿子之外,还生下了七个女儿。虽然溥仪离开家族,入宫成了皇帝,但他与家人之间的联系依旧亲密。 韫欢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在她出生的时候,大哥溥仪已经退位多年。不过,溥仪在退位后依旧住在皇宫内,皇室也得到了北洋政府的优待,载沣一家也过着富足的生活。 因此,韫欢小时候在家族的庇护下健康成长,然而在她童年的时候,家中遭遇了重大变故,一家人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 张勋复辟失败后,溥仪家族在北京的处境变得十分危险,后来溥仪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一度回到了醇王府居住。 韫欢也得以与大哥一起生活,可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不甘心失败的溥仪跑到了天津为复辟的事情努力。后来,溥仪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前往了东北,最终成了伪满洲国的皇帝。 韫欢则跟着父亲四处搬家,由于载沣并不支持溥仪去东北复辟,除了一些兄弟姐妹跟着溥仪去了东北之外,韫欢等人留在了北京,一直跟着载沣生活。 因此,韫欢在出生后很少能见到自己的这位皇帝大哥,二人之间的联系也少得可怜。 后来,韫欢与四哥等人一起进入了英国人办的耀华学校念书。载沣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虽然受到战争等因素影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经历了许多困难,但载沣还是尽力保障子女的教育。 之后更是请了专门的教师到家里教学,韫欢因此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随着她一天天长大,她也决定做一些自己的事业。 起初,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重担落在了四哥溥任身上,他利用王府的房屋开设了一所学校,韫欢便在学校内帮忙。 1948年,韫欢与朋友李淑芬一起开办了一所女子职业学校,她们给学校取名为“坚志女子职业学校”。有了自己的事业,韫欢也遇到了自己的爱情,在李淑芬的介绍下,她与一位汉人中学教导主任乔宏志走到了一起。 虽然对方家境平凡,但二人的感情一直都很好。全国解放后,韫欢一家也迎来了新的生活,她积极支持革命工作,还与学校的师生们一起参加了开国庆典。 1950年,韫欢被正式吸纳为公办小学的教师。韫欢成了家中第一个参加革命工作的人,她也在不久后与乔宏志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夫妻二人都在教育系统内工作,他们的日子过得平凡幸福,两人先后有了二子一女。韫欢的事业也越来越成功,几年后还成了精忠街小学教导主任,又担任了北京市政协崇文区的常委。在组织的帮助与自身的努力下,韫欢成为新时代成功女性。 1960年,韫欢与兄弟姐妹们得知了大哥出狱的消息,在总理的安排下,一家人在家庭聚会中迎接了回归新社会的大哥。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韫欢第一次喊了溥仪一声“大哥”,两个人在过去几十年间并没有太多的联系。韫欢对溥仪的感情也是非常复杂,可看到大哥如今的样子,韫欢还是忍不住当场哭了出来。 后来,溥仪在组织和他兄弟姐妹的帮助下,适应了新的生活。1967年10月,这位颇具争议的末代皇帝因病离世,大哥的离世对韫欢也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她的丈夫在几年前就因病去世,韫欢独自带着三个孩子艰难生活,接连遭遇这样的打击,韫欢靠着自己惊人的毅力撑了下来。她顺利将几个孩子拉扯长大,之后她又在组织的安排下,进入了北京市第227中学担任了副教导主任的职务。 1979年,韫欢正式退休,晚年的她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2004年,韫欢因病去世,她的一生都在教育系统内奋斗,也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 韫欢在临终前曾对人说过,她的家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历史的罪人,自己能为人民服务这么多年,已经是自己的荣幸了。 她的这番话让人们感到非常佩服,毕竟这可是溥仪终其一生都不敢说的话。
1962年,56岁的溥仪娶了38岁的女护士李淑贤。新婚之夜,溥仪开着1
【3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