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一眼识破房地产伪专家
1️⃣自带高帽子。
房地产砖家、地产砖家,经纪学者(家)。。。艹,没门槛吗?
XX市(或更大区域)房地铲学会付会长。艹,营业执照上的🎩也好意思拿出来?
2️⃣身份标签模糊或夸张。
①头衔夸张:“亚太区首席研判官”,“全球地产投资教父”——都是自封的。艹,那个水裆尿裤,呕吐。
②隐藏真实身份:不敢说自己是售楼员,中介,还是独立分析师。。。真专家会亮明自己的机构和研究背景。
③言论以偏概全,甚至断章取义。
用(所谓的)单个楼盘或极端案例推导出整个房市。
1.伪专家:XX楼盘一天涨了5000,楼市已经火爆了!艹,一天涨5000万粉吧(10块钱一万)
2.真专家:会引用真实成交价,真实成交量。但 又有几人有这个真实数据呢?艹。
3.永远看多或看空。
看多和看空都没错,但离不开时间轴。三年内房价(也)普涨?艹,500年后(也许)涨。一味的唱多是为了卖房。一味的唱空是为了博流量。一会空一会多的回旋镖🪃是为自己看不准的留后手和想准备做带盐。有几个置顶微博任人评说的?
3️⃣绝对化的语言。
1.伪专家。使用“永远”,“绝对”等词汇。如:京沪“永远”涨。艹,鸡鸡才永远涨。
2.真专家。会分析条件,先大势后小事拿结论。从历史数据,人口趋势,经济走向,尤其人口现实等方面确定会出现调整周期,但个别核心地段(域)会筑底后向好。
4️⃣制造焦虑和紧迫感。
1.伪专家:“再不买就买不起了!”,“正册窗口期只剩最后XX天”。。。仿佛长伟会他放了录音笔。艹,那个京城大马铃薯🥔。
2.真专家.会亮出总趋势和阶段性趋势结合你自身需求和财务状况做指导,而不是制造恐慌。
5️⃣他的方法论,你要多看一眼。
①考察分析逻辑而非结论。
1.伪专家.只有结论,没有逻辑。“赶紧买就行了,问那么多干嘛?”欧洲都不用空调了,咱们的房子还在用”。。。艹,哈尔滨也不装空调。😃
2真专家.会提供大势小事,告诉你结论如何得出的。天下大势,人口,经济,正册,土地市场,供求,尤其供求。。。
②查看其过往预测的记录。
1.伪专家。永远在预测,但从不回顾和验证自己过去的预测准确与否,错了就删,就当这事没说过。简直就是养汉娘们的裤衩子——提上就不认账。或者你看我说过涨(或跌)了吧!但就是拿不出证据。
2真专家。证据就在那摆着,纵使对预测误差有过修正,但也会发现其分析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③审视其利益立场。
1.伪专家。最终是为了卖房,卖课,卖会员,拉你进群收费,他的核心业务就是割你韭菜。
2真专家。他们的收入是薪资,稿费,咨询费,房租。而不是直接从粉丝的房款额中抽成,会主动提示风险。
④听其言而观其行。
1.伪专家。会把房子说成“优质资产”,闭口不谈“离手货才是资产”。
2.真专家。一定会强调风险,尤其筑底尚没到来。
⑤数据运营方式。
1.伪专家。滥用数据,捏造数据,“内部”数据,自己造谣的“小道消息”。
2.真专家。引用公开,可核实的数据来源,权威信息,以自己查验过且验证的闭环为基准。
——————
总结:如何快速画像?
1.真专家画像。客观+提示风险+逻辑清晰+身份可查。
2.伪专家画像。煽动情绪+只讲个例(域)+只谈收益+逻辑混乱+身份可疑。
——————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句话。世界上不存在能精准预测市场短期趋势的“神”。 那些看起来像“神”而实践为0的人 往往是最危险的“骗子”。
保持批判性你就能过滤掉99%的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