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做出决定,不再同帕维尔交往,不到48小时,捷克总统府回应2句话 8月12日的北京外交部新闻发布会,林剑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中方决定不再同帕维尔进行任何交往。”这话一出口,国际媒体的镜头立刻对准了这位捷克总统——明眼人都知道,中方不会平白无故下这种狠手,肯定是帕维尔踩了不该踩的红线。 说起来,帕维尔这两年的操作确实够出格。先是在台海问题上乱说话,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欧洲有事”,硬要把地区事务往欧洲身上绑;后来又推动捷克议会通过涉台议案,还跟台湾地区搞所谓“官方往来”,把一个中国原则当摆设。 最过分的是上个月,他访问日本后特意绕道印度,非得见那个搞分裂活动的达赖,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外交失误,而是明晃晃地损害中国主权完整了。中方之前通过各种渠道警告过多少次,核心利益碰不得,可他偏不听,这回中方只能拿出最严厉的反制措施。 有意思的是中方选的这个时间点,特意在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宣布,等于把这事摆在全世界面前。这招够狠,既让所有人都看到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也让帕维尔的挑衅行为暴露在国际舆论下。 要知道,中捷建交七十多年,2016年还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中国现在是捷克在欧盟外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就有215.1亿美元,中方对捷克投资也达17亿美元。中方这次只针对帕维尔个人,没波及其他合作渠道,这意思很清楚:事是你个人惹的,别连累两国整体关系,但主权问题没得商量。 西方媒体这下热闹了,纷纷说帕维尔带着冷战思维,想靠反华博美国重视。这话确实没说错,这几年欧洲有些政客总爱拿中国议题刷存在感,以为抱紧美国大腿就能捞政治资本,可他们忘了,中国不是软柿子,主权问题上从来不会让步。 帕维尔大概没料到中方反应这么强硬,他可能以为顶多就是口头抗议,没想到直接被“拉黑”了,这下连高层沟通的门都被关上了。 中方这边话音刚落,不到48小时,捷克总统府就匆匆回应了两句。第一句说帕维尔见达赖是“私人行程”,第二句更有意思,说“中捷目前没总统级沟通,这决定没改变现状”。这两句话听着轻描淡写,实则透着一股硬扛的劲儿,明眼人都能看出里面的猫腻。 先说说这个“私人行程”的说法,简直是把大家当傻子糊弄。一个国家总统的公开活动,哪有什么“纯私人”的说法?总统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国家,尤其是这种涉及他国核心利益的会见,怎么可能跟政治没关系? 捷克自己心里门儿清,只是想通过这种说辞撇清关系,把责任都推到帕维尔个人身上。可老百姓不傻,总统在任上的行为,怎么可能完全切割开国家责任?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也就是能骗骗国内不明真相的民众。 再看第二句回应,说什么“没总统级沟通现状没改变”,这就有点睁眼说瞎话了。中捷建交七十多年,高层互访就没断过,2016年还建立了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推动了不少大项目合作。 现在为了淡化中方反制的影响,居然说本来就没沟通,这吃相也太难看了。他们大概是想告诉国内民众:你看,这事没影响,咱们跟中国本来就没多少高层往来。可商界不干了,捷克的汽车、机械、水晶这些产业对华出口占了多大份额?真要是高层沟通彻底断了,受损失的还不是捷克自己的企业? 不过捷克总统府敢这么硬扛,也是有底气的——国内舆论居然挺支持帕维尔。街头有人挂横幅,议会里议员们辩论来辩论去,大多还是赞同他的做法。 这也不奇怪,帕维尔从上任就一直强调要加强跟西方的关系,现在靠反华刷存在感,自然能得到国内亲西方势力的支持。他任期到2028年,还有好几年要干,肯定想借这个机会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顺便在欧盟内部刷一波存在感。 但这种硬扛注定是赔本买卖。中方已经说得很清楚,只是不跟帕维尔交往,跟捷克其他部门的合作还继续,但总统层面沟通断了,后续合作肯定受影响,那些等着签单的捷克企业估计得急死。 帕维尔显然没打算收敛,中方宣布决定后没多久,他该干啥干啥:去欧盟峰会签文件,到军队视察检阅队列,一副没事人的样子。这姿态摆得很明显:我背后有西方撑腰,你中方的反制奈何不了我。可真能这么轻松吗?恐怕未必。 中方这步棋其实看得很远,不跟帕维尔交往,既是惩罚他个人的挑衅行为,也是给其他国家提个醒:别以为打中国主权的主意能捞好处,挑衅是要付出代价的。 帕维尔以为抱紧美国和欧盟的大腿就能高枕无忧,可真到了经济利益受损的时候,盟友未必会真心帮他。 中国在主权问题上绝不会让步,谁要是敢碰红线,就必须付出代价。帕维尔和捷克政府要是还不清醒,接下来的苦头恐怕少不了。毕竟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搞政治挑衅那套,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8月26日,据捷克通讯社消息报道,捷克总统帕维尔表示,即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解决乌
【13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