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日本妇女美穗子来到人民大会堂与聂荣臻相见,她满含热泪道:“父亲,我好

动漫猫声控 2025-08-26 21:49:56

1980年,日本妇女美穗子来到人民大会堂与聂荣臻相见,她满含热泪道:“父亲,我好想你!”在场人虽动容但也充满疑问。 时间要倒回到四十年前,那是1940年,河北井陉。 那年打得紧,百团大战正打得如火如荼。 聂荣臻带着晋察冀军区的部队,连夜突袭了日军控制的煤矿,炸铁路、封通道,一气呵成。 就在一片废墟里,一个八路军战士,叫杨仲山,发现了两个孩子。 大一点的五六岁,小的还不会走路,就躺在都炸黑的尸体边上。 炮火炸死了她们的爸妈,没人知道她们是谁。 战士一看是日本娃,第一反应是报上级。 聂荣臻只说了一句话:“孩子没有罪,送过来!” 那个大点的女孩,叫美穗子。她不说话,只是紧紧抓着一个吃了一半的梨。 后来,大家才知道,那梨,是聂荣臻亲手剥了皮、洗了净,喂她吃的。 从那天起,她成了“司令的小尾巴”。走哪跟哪,连马裤都拽着不松手。 她的妹妹伤得重,聂荣臻找来村里的许大嫂专门照顾,还请医生天天换药。 为了让婴儿有奶吃,他甚至动员村里妇女帮哺乳。 说到底,那是战场,不是育婴室。可聂荣臻坚持:“她们是人,不是敌人。” 两天后,他亲自写信给日军,字字句句都是火。 他骂他们侵略中国,也请求他们善待这两个孤女。 他说:“八路军行国际主义之义……此二孤女,请交其亲属,不使沦落异域。” 信没封,故意让日军传阅。 随后他又安排民兵李化堂,用挑筐将美穗子和妹妹送到敌占区边界,还在筐里放了干粮和雪梨。 分别的时候,美穗子不肯走,哭着抱他腿。 聂荣臻只是俯下身,轻轻摸她头发:“好娃娃,回家去。” 那一别,就是整整四十年。 可问题来了。日本战败了,战犯受审了,可没人知道那两个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 聂荣臻一直惦记着,托了无数人打听,可中日断交,那年头,哪有消息? 直到1980年,《解放军报》登了一篇文章,标题很简单——《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 作者是副社长姚远方,他跟当年的沙飞是同行,知道这段事,也知道沙飞拍下的那张照片: 那个抱梨吃的日本小女孩,就是美穗子。 文章出来没几天,《读卖新闻》在日本也开始登。 不到一个星期,就有人来信,说她认识那个女孩—— 现在是个四十多岁的妇女,住在日本九州都城市,开杂货铺,三个孩子的妈。 她叫加藤美穗子。 消息传回北京,聂荣臻一言不发,只是点头:“请她来。” 1980年7月10日,美穗子带着丈夫和孩子,坐飞机到了北京。 接机的,是聂荣臻的女儿聂力。她只说了一句:“欢迎回家。” 那一刻,美穗子哭了。她说自己从小记得吃雪梨的味道,记得有人教她说“娃娃”。 记得一个穿军装的叔叔把她抱上筐,说“回家去”。 她等了四十年。她说:“我一直怕,我忘了他。” 7月14日,人民大会堂新疆厅。 她走上前,鞠了个日本最隆重的礼,额头贴着聂荣臻的手背,哽咽着喊:“父亲,我好想你!” 聂荣臻也红了眼眶。他握住她的手,说:“你和聂力,就像我两个女儿。” 他送她一幅画,是程十发画的《岁寒三友》。他说:“中日关系,要像松、竹、梅,冷也不凋。” 可这事,还没完。几年后,美穗子又来了。 这次她去了重庆江津——聂帅的故乡。 她站在聂荣臻的纪念馆前,低头默哀。她说:“我不是来还情的,我是来看亲人的。” 2005年,她又见到了杨仲山。那个当年在废墟里捡起她的八路军战士,如今也白了头。 她扑上去抱住他说:“谢谢你给了我命。” 后来,她联系了都城市政府,提出一个要求:“请和江津市结为友好城市。” 她说:“我出生在战火中,成长于和平中。我想让更多日本人知道,中国人救过我。” 这件事,后来被写进了小学语文课本,标题叫《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沙飞拍的照片,也被搬进了中国照片档案馆。 很多人说,这是一段中日友好的佳话。也有人说,这是战争里少有的温情。 但美穗子说得最真:“我小时候不懂什么政治,我只知道,他给了我梨,给了我活路。” 那年她说:“父亲,我好想你。”其实是对那个年代、那个瞬间、那份恩情的回应。 一句“好娃娃,回家去”,成了她一生记得最深的一句话。 而我们,也该记住——战争带来伤痛,但人性,能给希望。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动漫猫声控

动漫猫声控

动漫猫声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