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多大胆,股有多大产”,有人认为只要有足够资金,股市涨到万点并非遥不可及。但

晓绿聊趣事 2025-08-26 18:27:15

“人有多大胆,股有多大产”,有人认为只要有足够资金,股市涨到万点并非遥不可及。但关键在于,这些资金若都想着从股市“薅羊毛”,利润又从何而来?难道都要从散户身上获取吗?

机构在预测时胆量不小:中金测算居民资金搬家带来的增量资金有5-7万亿,中信预测为4.5-9万亿,高盛则称可能超10万亿,看来外资机构比内资机构更敢想。这些数字背后,不仅反映了资本对中国资产的重新定价,更体现了全球金融版图重构的惊心动魄。然而,在这看似火热的景象之下,有三个关键问题正考验着市场的智慧。

第一重拷问:十万亿增量资金究竟是蜜糖还是砒霜?当前A股总市值约100万亿,真正流通的市值在40-50万亿左右。若真如高盛所言,有十万亿增量资金涌入,指数突破5000点不在话下。但物理学中的虹吸效应警示我们,短期海量资金急剧涌入可能形成“资金堰塞湖”,2015年的杠杆牛市已留下前车之鉴。更值得警惕的是,当前的资金洪流带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8月北向资金净买入创历史新高,韩国散户持有的中国股票规模突破500亿美元,私募基金单周备案规模破千亿等数据,都表明这些热钱的短期逐利属性,与“慢牛”所需的长期资金存在本质矛盾。

第二重悖论:制度“蓄水池”能否承载资本巨浪?注册制改革后的A股市场,IPO融资额位居全球榜首,退市率却不足1%。这种“宽进难出”的机制导致市场新陈代谢不畅,ST板块单月成交额竟能突破4000亿。当十万亿增量资金面对5000余家上市公司时,劣币驱逐良币的风险恐怕会加剧。更现实的挑战在于交易机制:单日2.6万亿的成交额已使量化交易占比突破30%,程序化交易的自我强化特性可能放大市场波动。

第三重迷雾:居民储蓄搬家是黎明曙光还是黄昏序曲?中金测算的7万亿居民资金转移,对应的是百万亿级银行理财产品出现收益破净潮。但历史数据显示,居民资金大规模入市往往与市场顶部区域高度重合。2015年6月,证券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创下3.2万亿峰值后,随之而来的是持续三年的熊市。当下“存款搬家”的热潮中,70后群体通过银行理财子公司间接入市,90后借道雪球结构产品进场,这种风险偏好分层可能衍生出新的金融脆弱性。

站在历史十字路口的A股,正经历着外资抢筹与制度迭代的赛跑。真正的慢牛或许不在于资金洪流的规模,而在于市场能否形成“价值发现-资本反哺-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当估值泡沫开始遮蔽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时,才是对市场成熟度的终极考验。

钱多未必是好事,短期内确实可能带动市场大涨,但如果这些资金无法获得回报而快速撤出,又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影响?美股总市值是A股的几倍,每天两三千亿的成交额却能支撑十多年的牛市;而A股四五千亿的成交额就被视为地量,难以推动市场运转。如今成交额一下子飙升至两三万亿,这能说明什么?除了大量投资者涌入股市,还反映出短线交易过于频繁,想在股市快速发财的人太多。这恐怕并非好事,虽然多交了一些税收,但会导致资金脱实向虚。大家都想着赚快钱,真不知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0 阅读:167

评论列表

游戏人间

游戏人间

2
2025-08-26 19:24

炒股改变不了命运,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能改变命运。投资赚的是自己命里的钱,投机则不是,投机是赌博,命里的钱反而少了。做短线的人很难平静,始终处于紧张的状态,是有害健康的,容易折寿。

猜你喜欢

晓绿聊趣事

晓绿聊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