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严惩!”近日湖南常德,一位女子用尽半辈子的积蓄买了一套房子,可谁知楼下却住着一位70多岁的怪脾气老太,经常半夜来砸门,女子为此找过物业以及报警多次,但都无法解决,因为老人已经年满70周岁所以无法拘留,可女子想搬走也没有钱,只能无奈忍受折磨,网友:非要把人逼到一定地步才知道后悔! “我一辈子的积蓄,换来了每天晚上的噩梦!”湖南常德某小区里,张女士站在自家门前,指着门上几处被敲击留下的浅坑,声音止不住地颤抖。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倾尽全家之力买的这套房,竟成了折磨的开始。 事情要从一年前说起。刚搬进来没多久,楼下住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就开始在深夜突然用力敲她家的门。“咚咚咚!咚咚咚!”声音又急又重,常常把已经睡着的孩子吓得直哭。 起初张女士一开始还试图沟通,隔着门问:“阿姨,您有什么事儿吗?”门外往往只传来一句嘟囔:“吵死了!别装了!”甚至有时候,明明家里根本没人走动,敲门声还是会突然响起。 最严重的一次,是今年三月的一个雨夜。凌晨一点,全家正熟睡,走动的的雨鞋嘎吱声,巨大的砸门声又一次炸响。丈夫猛地起身冲到猫眼一看,就看到老人正用一把雨伞狠狠砸向门板。 “您到底要干什么?”丈夫隔门喊道。“你们别想睡!我也不会让你们好过!”老人歇斯底里地回应。那天之后,张女士的女儿开始频繁做噩梦,甚至不敢一个人回卧室睡觉。 张女士不是没尝试过解决。她先后找过物业超过十次,工作人员也上门调解过,但老人要么不开门,要么就说“楼上故意针对我”。报警后,民警来了也只能劝解:“老人家年纪大了,尽量多体谅吧。” 要知道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年满七十周岁的老人,即便涉及行政拘留也不予执行,警察也很无奈。他们曾联系上老人的儿子,对方只在电话里说:“我也管不了,你们自己处理吧。” 于是,这场持续一年的拉锯战成了死循环:报警→调解→暂时平息→再次发生。张女士一家心力交瘁。“卖掉房子?哪还有钱再买?装修的钱都是借的。”她苦笑着摇头,因为她的财力早已无力支持剩下的行动。 如今的她只能在门口安装监控,记录下每一次深夜被扰的过程。视频里,老人有时穿着睡衣,有时拄着拐杖,总是面无表情地重复敲击动作。 而事件被发到网上后,许多网友感慨:“这不是年龄问题,是品行问题。”“年龄不该成为扰乱他人生活的免责金牌。”也有人建议:“能不能考虑声控灯或者振动记录仪作为证据?”“社区应牵头联系其子女,承担监护责任。” 事实上,这类纠纷背后是老龄化社会中的新课题:如何平衡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与社会公序良俗的维护?法律保护老年人免受拘留,但不代表其行为可无限免责。 若监护人不愿履行责任,是否应有相应督促机制?社区、警方、家庭又该如何协作,而不仅止于“调解不了了之”? 如今,张女士依然每晚提心吊胆。她手机里存着的那段砸门视频,却不知最终能换来什么。“我只想睡个整觉,让孩子不怕回家。”说这话时,她眼圈泛红,手里紧紧攥着钥匙。 只能说,当最基本的安居乐业成为奢望,当法律遇上现实的人性困局,我们是否只能沉默忍受?这起事件折射的不仅是邻里纠纷,更是社会治理中情、理、法碰撞的复杂缩影。 因为它呼唤的不仅是某个个体的让步,更是整个社会协调机制、法律执行与道德建设的共同进步。唯有让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感受到公平与安全,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的居住环境。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到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我的宝藏邻居老人邻里生活家庭 信息来源: 中华网2025.8.25|《七旬老人砸门骚扰邻居 70周岁不可拘留该躲去哪》 文|沐琨 编辑|南风意史
湖南湘潭,一男子月薪8000,每月偷摸给父母300元,妻子发现后,把家里东西全部
【5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