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女子凌晨2点多回家,到小区门口,保安问她住哪,要不要玩一下?女子气够呛,过了2天,女子再次后半夜回家时,保安追出来问,美女要不要玩一下?女子急忙拿出手机录像,骂了他几句。而女子老公知道后一阵后怕,报了警,找物业要说法,说好7月底开除保安,可都8月10号了,那个保安居然还在,女子老公忍不了了。 信源:1818黄金眼 本应是社区安全第一道防线的保安,却成了深夜归家女性的噩梦来源。在浙江杭州的一个小区里,一名怀孕两个月的女子深夜回家时,竟连续两次遭到小区保安的言语骚扰,甚至遭遇追逐。 这起事件最终以涉事保安被辞退告终,但其暴露出的问题远不止于个体失德。它更指向了物业管理的系统性失灵,以及现有维权机制在面对此类侵犯时的脆弱性。 保安的职责是守护,其权力也应仅限于此。然而,涉事保安的行为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权力滥用,将职务便利转化为了实施骚扰的工具。 7月12日凌晨2点多,这名40多岁的中年保安拦住了晚归的女子。他询问了女子的住址,得知她住在16幢,随后试图添加女子的微信。 紧接着,他言语轻佻,径直问道:“美女,要不要玩一下?”这般具有骚扰性的话语。女子自觉遭受冒犯,当场愤懑地回怼道:“我可不是什么小姐。” 凌晨2点22分,女子立即通过微信将此事告知了丈夫小张,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不安。小张即刻向小区物业反映了此情况。 然而,物业的介入并未能阻止事态的恶化。几天后的一个深夜,女子再次下班回家时,那名保安又出现了。 他重复了之前的骚扰性言语,并且从保安亭里冲了出来,追赶着女子。女子感到极度的惊恐、害怕和厌恶。 她迅速拿出手机进行录像取证,同时与保安保持着一两米的距离。女子口中骂骂咧咧几句,旋即飞速奔回家中,犹自心有余悸。 如果说保安的恶行是点状的威胁,那么物业公司的失职则构成了面状的安全漏洞。在这一事件里,物业的应对简直就是“失职范本”。 小张在第一次骚扰发生后,就向物业反映了情况。物业查看了事发监控,但监控并无声音,无法直接记录骚扰内容。 经过与小张夫妇的沟通协商,物业公司给出了明确答复:会在 7 月底将这名保安解雇。照理说,这一步本该是安抚业主情绪、彻底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 然而,这一承诺却沦为空谈。直到8月10日,该保安依然在岗,物业的承诺并未兑现,直接导致了第二次更严重的骚扰事件发生。 小张因物业的拖延感到后怕,并选择了报警。他再次向物业提出诉求,要求立即开除该保安,以保障妻子的安全。 面对质问,物业先是以“人手不足”为由搪塞,表示需要再等两天。当《1818 黄金眼》这一媒体参与进来后,物业很快就变了说法,声称该保安是第三方公司的工作人员。 这种从“人手不足”到“第三方公司负责”的借口切换,暴露了物业在压力下的责任推诿策略。这样的做法,不光让业主的信任落了空,还让住户面临的风险变得更严重了。 一个本应在内部解决的问题,最终却要依赖媒体曝光才能尘埃落定。这本身就揭示了现有救济渠道的某种困境。 小张夫妇的维权路径堪称标准:向物业投诉、在事态升级后报警、参与协商。他们走完了所有常规程序,期望得到公正处理。 然而,这些看似完善的渠道却未能带来及时的正义。物业的承诺被悬置,危险在持续,直到小张忍无可忍,向媒体求助。 直到《1818黄金眼》介入曝光后,该保安才被迅速辞退。这一过程表明,当面对管理方的惰政和拖延时,个体的常规维权力量显得十分有限。 舆论监督无奈地成为了驱动问题解决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一情况,既让媒体的力量得到了彰显,也折射出内部纠错机制失效的无奈与悲哀。 尽管维权过程曲折,但法律的规定与当事人的冷静应对,共同构成了此次事件中最具力量的正面因素。 从法律层面看,该保安的言语骚扰行为,已明确触及了《民法典》1010条关于性骚扰的界定。 其多次实施骚扰行为,此情形亦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的处罚条件,可对其处以拘留或者罚款。法律宛如一座坚实的后盾,为受害者遮风挡雨。在受害者权益遭受侵害时,法律以其权威性和公正性挺身而出,给予受害者有力的支撑与保障,成为他们在困境中的依靠。 身兼管理职责的物业,倘若没能完成 “合理预防和制止” 的应尽义务,有可能也得担负起补充责任。这进一步凸显了物业在此事件中的失职。 同样值得肯定的是受害者的勇气。在第二次遭遇危险时,她在惊恐中第一时间拿出手机录像取证。 这一冷静的举动,不仅是对骚扰者的有效震慑,更是为后续所有维权行动保留了最核心的证据,为事件的解决提供了关键支持。 最终,小张夫妇表示,既然保安已被辞退,事情就此翻篇。他们的决定展现了一种宽容,但也留下了公众对处理结果的思考。 有公众意见认为,“开玩笑”是借口,辞退处理过轻,应将此类行为人加入行业黑名单,以防其在其他地方继续危害。
“彻底解释不清了!”浙江杭州,男子和父亲上山砍竹子,结果竹子砍了一大堆男子却犯了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