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0年,周瑜因病逝世,孙权去吊唁。然后对守寡的小乔说:“给我做媳妇吧!”小乔听了大吃一惊,忙说不可以。孙权知道她误会了,赶忙解释:“我是说让你女儿给我做儿媳妇。” 在三国乱世里,一句吊唁时的意外话语,竟牵出一段联姻谜局。孙权为何在周瑜灵前直言求亲?小乔的震惊背后,隐藏着江东权力的微妙博弈? 三国时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江东孙氏家族在孙坚、孙策父子基础上逐步壮大。孙策早年起兵,结识周瑜,两人情同手足。周瑜帮孙策平定江东,立下汗马功劳。孙策遇刺身亡后,孙权接班,当时年少,内部不稳。周瑜全力辅佐,帮孙权稳住局面。两人关系铁得很,周瑜不光是臣子,更是孙权的哥们儿。周瑜娶了小乔,生下一女。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威名远扬。可惜建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10年,周瑜率军攻曹仁时突发疾病,在巴丘去世,只活了36岁。孙权听到消息,难过得不行,下令全军服丧,亲自去吊唁。 吊唁那天,孙权到周瑜家,看到守寡的小乔和她五岁的女儿。民间流传一个说法,孙权对小乔说:“给我做媳妇吧!”小乔一听大惊,赶紧说不行。孙权见她误会,忙解释:“我是说让你女儿给我做儿媳妇。”小乔这才明白,同意了这门亲事。这话听起来有点唐突,但想想那时候,联姻是拉拢人心的常见办法。周瑜走了,孙权得稳住周瑜旧部,照顾周家也算仁义。这故事在野史上流传广,但正史上没细写,只说周瑜女儿后来嫁给了孙权的儿子孙登。 孙权这么做,有他的算盘。周瑜的女儿叫周氏,一说周彻,当时还小。孙权儿子孙登一岁,孙权想通过娃娃亲绑紧两家。孙权对周瑜有感情,把他当兄长,周瑜帮他打天下,孙权得回报这份情。联姻还能让孙权名正言顺照顾小乔母女,避免闲话。周瑜手下很多将领,通过这层关系,孙权能笼络人心,为儿子孙登铺路。孙登虽不是嫡出,但孙权打算立他为太子,得拉拢各方势力。这事定下后,两家成了准亲家。 时间过得快,周氏在小乔照顾下长大,学礼仪,懂事理。孙登在孙权督促下习文练武,准备接班。黄武四年,公元225年,孙权正式操办婚事。周氏十七岁,孙登十六岁。孙权派程秉带船队从鄂州去吴郡迎亲,江上船只多,场面大。婚后,孙登和周氏生了三个儿子,日子过得平稳。 可惜好景不长。建兴二年,公元241年五月,孙登得重病,去世了,才33岁。周氏一下子成了寡妇,得自己带三个儿子。没多久,长子和三子先后夭折,只剩次子孙英。周氏和孙英相依为命,孙英后来继承周瑜的吴侯爵位,给周氏点安慰。后来孙峻掌权,孙英和人谋除孙峻,事败被迫自杀。周氏晚年没了依靠,经历丧父、丧夫、丧子,命苦得很。 这个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家族联姻的现实。那时候,婚姻不光是个人事,更是政治工具。孙权通过联姻稳固政权,体现了领导者的智慧。但也看出乱世中女人的不易,小乔和周氏都守寡,拉扯孩子。孙权对周家算厚道,但权力斗争残酷,周氏一家结局惨淡。联姻拉近了孙周两家,却挡不住命运无常。 从历史看,这事提醒我们,个人命运总和时代绑在一起。三国是英雄时代,也是悲剧时代。周瑜英年早逝,留下遗憾。孙权建吴国,维护统一大局,符合民族大义。我们今天看历史,得学精华,避教训。江东在孙权领导下,抵抗曹操,维护南方稳定,对中华统一有贡献。 小乔和周氏的遭遇,让人感慨。女人在乱世里,靠家族维系。周氏虽是太子妃,却屡遭不幸。孙权没亏待周家,但权力更迭,谁也逃不掉。孙峻那种人专权,害了不少人,孙英被害就是例子。历史教训深,提醒后人珍惜和平。
刘备知道起兵伐吴不对吗?他当然知道。满朝文武,最反对的是诸葛亮和赵云。然后呢,
【33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