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解放后,南宁被定为广西省会,广西省主席张云逸向主席抱怨,说:“去北京和广州开会,得绕道柳州,沿途匪患不断,还要军队护送,很不方便,不如将省会搬到柳州。”主席笑着拒绝了他:“广西的土匪确实厉害,但我有办法。” 广西解放后头几年,土匪问题闹得人心惶惶,尤其是南宁周边,残余势力还挺多。 张云逸作为省主席,负责全省事务,得经常去北京广州开会,可南宁交通落后,从这出发得先走260公里土路到柳州,转火车,整个路程得三四天。 土匪常在路上闹事,车队得带部队护着才行。这情况让张云逸觉得不靠谱,就在1951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建议,说柳州铁路通了,位置也中,适合当省会。 主席听了直接指示公安部规划航线,从北京广州昆明到南宁,开通民航。 这招挺实际,很快就动起来了。1951年5月,广西剿匪进入关键阶段,部队多路进山,歼灭上万股匪,基本清了隐患。 原来广西剿匪起步晚,1950年11月主席还批评过,说广西成绩全国最差,得赶紧跟上形势。张云逸他们接到电报后,加紧部署,结合土改,发动群众举报,部队配合围剿,到5月见效大。 同年7月,湘桂铁路全线通车,南宁到柳州只要6小时,这下火车出行方便多了。铁路贯通不光解决出行,还带活了经济,物资流通快了。 1952年,南宁白龙机场建好,开通定期航班到北京广州昆明。张云逸他们再去开会,就坐飞机了,省时省力。机场启用标志着广西航空起步,虽然当时航班少,但对行政效率提升大。 其实南宁定省会不是随意选的,早有考虑。1950年2月8日,省政府正式成立,南宁虽是边陲小城,工业弱,交通差,但位置特殊。 靠近北部湾,是西南出海口,将来对外开放有优势。加上1950年代支援越南抗法,南宁离河内才180公里,当后勤基地合适。物资从这运过去,支援国际斗争。 张云逸的建议出发点是实际困难,柳州铁路枢纽,工业基础比南宁好,行政管理方便。 但中央看长远,民族团结是大事。1952年确认壮族为少数民族,南宁是壮族文化中心,便于促进平等。选这儿能凝聚力量,避免迁都引起不稳。 争议没完,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前,韦国清又提迁都柳州,说那空地多,建机关学校容易。 韦国清是壮族干部,考虑建设实际,柳州工业强,位置居中。但主席反问,按这逻辑,首都该迁兰州,那空地更多。这话点醒大家,迁都不能只看眼前,得顾大局。 中央坚持南宁,有战略眼光。南宁不光民族因素,还关海防安全。靠近边境,能把握国际形势。比起桂林、柳州,南宁更利于长远布局。 历史上,广西省会几经变迁,明清在桂林,国民党时迁南宁。新中国继承调整,结合现实。 剿匪过程也体现决心。广西解放早,但剿匪落后,主席连续发指示,要求限期完成,好抽部队支援广东。 1950年底到1951年初,部队夏休整训后,继续清剿。到1951年5月,全省基本肃清,剩下的零星匪股也很快处理。这不光安全了出行,还稳固了政权。 铁路机场这些基础设施,短期解决交通,长期推动发展。湘桂铁路通车后,广西连接内地紧密,经济交流多。机场开通,行政联系加强,干部效率高。 韦国清的提议虽没被采纳,但反映基层想法。柳州确实工业重镇,迁都建议有道理,但中央权衡全局。民族团结、地缘政治、出海优势,这些因素叠加,南宁胜出。 这事显示决策智慧。地方看眼前难,中央看长远利。广西匪患严重,全国剿匪中成绩差,但通过努力,转败为胜。主席的办法就是剿匪加基建,双管齐下。 南宁从偏僻小镇变省会,过程曲折。1950年张云逸到南宁,省委领导陆续到位,建政同时剿匪。土改结合剿匪,效果好。1951年剿匪胜利,标志转折。 中央支持快,指示规划航线,行动迅速。1952年航班开通,广西进入航空时代。相比柳州,南宁虽起步慢,但潜力大。
还有什么是00后不敢干的?广西南宁,一00后男生上大学,竟然对班主任一见钟情,当
【58评论】【3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