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现在很是尴尬。最近泽连斯基是把中国往死里得罪,但泽连斯基没想到,离了中国真不行。这就是,泽连斯基表示未来5年,每年要生产1000万架无人机。其中稀土和零部件基本离不开中国。到时候泽连斯基如何腆着脸向中国采购? 他为啥这么执着于造无人机。自打 2022 年俄乌开打,无人机可帮了乌克兰大忙。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连民用无人机都用上了,改装一下就能往俄军阵地扔手榴弹; 后来更厉害,军用无人机能飞到俄军后方,精准炸掉弹药库,甚至能盯着俄军坦克打。前线士兵都说,这玩意儿就是 “战场天眼 + 小导弹”,没它真不行。 就因为无人机这么管用,泽连斯基在 2023 年直接喊出了个大目标:未来 5 年,每年要造 1000 万架无人机!啥概念?平均下来一天得造 5400 多架,相当于每两分钟就得出一台。 他还拍着胸脯说,要把无人机产业做成乌克兰的 “救命支柱”,靠这玩意儿在战场上跟俄罗斯耗。可他光想着 “造得多”,却没琢磨琢磨:造无人机的 “料”,从哪儿来? 这里就得说个关键事儿了:无人机不是随便拼拼就能成的,核心部件里有个 “命门”— 稀土。 简单说,无人机的电机要转得快、转得稳,里面就得用稀土做的特殊磁体;芯片要散热好,不然飞一半就死机,也得靠稀土;就连信号接收器,没稀土也收不到信号,无人机就是个瞎飞的铁疙瘩。 而这稀土,全球范围内谁最牛?中国啊!不是吹的,全世界 37% 的稀土矿在中国,更关键的是,90% 以上的稀土加工活儿都是中国干的。别以为其他国家有矿就行,比如美国、澳大利亚,手里是有稀土矿,可他们没技术把矿加工成能用的材料。 就说无人机电机里需要的那种稀土磁体,中国能做到 99.99% 的纯度,差一点都不行;其他国家最多做到 99.5%,用在无人机上,电机转着转着就没劲了,飞不远也飞不稳,到了战场就是个 “靶子”。 泽连斯基也不傻,他肯定知道自己缺啥,所以之前也找过别人帮忙,结果全碰了一鼻子灰。 先找的欧盟,想着都是 “盟友”,总能搭把手?可欧盟自己都愁得慌 —2023 年数据摆在那儿,欧盟 85% 的稀土都得从中国进口,自家就匈牙利有个小稀土加工厂,一年的量连欧洲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都满足不了 10%。 欧盟之前还说要帮乌克兰建无人机零件厂,结果承诺的援助基金,真正落到实处的连 1 亿欧元都不到,这点钱连乌克兰一个月的零件需求都填不上 5%。你想啊,欧盟自家车企都抢着跟中国要稀土配额,哪儿有闲心管乌克兰? 更糟的是,乌克兰自己连 “组装” 的本事都快没了。战前乌克兰的电子厂就少得可怜,产值连 GDP 的 3% 都不到,最多造点低端零件,无人机的芯片都造不出来;打了这么久,70% 的工厂都被炸了,剩下的几家还得躲着俄军的炮弹,根本没法大规模生产。 现在乌克兰所谓的 “无人机工厂”,其实就是临时改的仓库,工人把从各地买来的零件拼在一起,核心的稀土材料、电机、芯片,全得靠进口 — 而这些进口的零件,十有八九都绕不开中国的供应链。 你以为他能找第三方买?没用!去年乌克兰从土耳其买的 “旗手” 无人机,拆开一看,里面的磁体是土耳其从中国宁波一家厂进的;从波兰买的无人机电池,核心材料是广东企业生产的。全球产业链早就连在一起了,你想绕开中国,到头来还是得从中国拿货,只不过多了个 “中间商” 而已。 泽连斯基现在就卡在这儿了:不造无人机,前线顶不住;要造无人机,就得找中国买零件;可之前又把中国得罪了,现在怎么开口?他之前总觉得,只要跟西方搞好关系,供应链的事儿就能解决,却忘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 。 全球产业链不是过家家,不是你想换就能换的。中国在稀土、无人机零件这些领域的优势,是几十年积累出来的,其他国家想追上,没个十年八年根本不可能。 说白了,泽连斯基要是想让 “五年千万架” 的计划不黄,要么赶紧放下身段跟中国好好谈,要么就只能看着前线缺无人机,陷入更被动的局面。
过于逆天,以至于完全分不清是发自真心还是串子了。
【9评论】【4点赞】
用户17xxx34
别和全世界最蠢的人较劲,得不偿识
历史主动赢家 回复 08-26 11:38
要及时制裁蠢人,不然它心里没数。
用户10xxx47
泽圣好人啊,本来咱们估计也得防着大毛一手,不打算直接跳进俄乌的大坑,可大毛总想拉着我们坑一把。泽圣这一作妖,咱们正好就坡下驴,衷心祝愿俄乌友谊万年长,最好拉着欧公子一起下场,咱们只做生意就行了😄😄😄
AZ
死鸡不下台,乌鸡好不了
用户17xxx62
不跟泽连斯基这种卖国戏子合作,是对中国国家利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