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再次袭击输油管道”!俄媒:乌克兰此前袭击“友谊”管道之后,匈牙利对俄罗斯提供的修复援助表示感谢,如今基辅使用美国武器重创该管道,被认为是美国对匈牙利与斯洛伐克实施 “示警性打击”……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那条对中东欧至关重要的“友谊”输油管道,居然第二次遭到袭击——而且这次出手的,还是基辅方面,用的居然是美国提供的导弹。 这条管道可不是普通设施,它堪称俄罗斯向欧洲输送石油的“大动脉”。北边一路通向德国、波兰,南边一支则负责向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供油。 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乌方被指用美制“海马斯”火箭系统,精准打击了位于别尔哥罗德州的输油泵站。 要知道,同样的事情不久前发生过一次,当时匈牙利还感谢俄罗斯帮忙抢修、恢复供油。但这一次,损坏程度据说严重得多,修复起来不仅难度大、时间长,更意味着相关国家可能将面临更久的断供危机。 为什么偏偏是这条线?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俄媒和分析平台“两名少校”提出一个相当尖锐的观点:这不只是军事行动,更像是一场“地缘政治警告”。 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一直以来,都没有完全跟着西方制裁俄罗斯的节奏走,反而不断呼吁用和谈解决乌克兰危机,甚至公开批评基辅的一些动作。 结果,这两个国家高度依赖的石油管道,就被“自己人”那边的武器给炸了。于是有种推测就冒出来了:美国是否借此向两国传递信号? 换句话说,这场袭击不一定纯粹出于战场战术,更像是一次敲打盟友的“地缘政治演出”。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乌克兰冲突正在进一步外溢和升级。 以前大家可能还觉得能源基础设施好歹算个“护身符”,现在连输油管道都成为打击对象,意味着对抗正在向更敏感、更广泛的领域蔓延。 有分析还指出,俄罗斯近期可能也在悄悄为长期对抗,囤积无人机等武器。管道被炸,既测试了各方的反应,也再次表明短期内政治解决冲突的可能性非常低。 “友谊”管道不止输送石油,更牵动着国家之间的信任和地缘平衡。这次袭击不管是谁主导、意图如何,都已经在中东欧国家中间投下了一层不安的阴影。 接下来最紧张的,恐怕不仅是前线战况,更是那些依赖这条管道、却又试图在西方与俄罗斯之间走出自身路子的国家。 这场袭击,无疑给所有还在“选边难题”中的国家提了个醒:在这场大国博弈中,没有谁能够真正安然无恙。
俄罗斯总统宣布了!8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核专家时突然爆出猛料,直言"
【24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