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赞李白“诗仙”超狂放?但少有人提:他的“洒脱”背后,藏着一生求官不得的遗憾?

泽睿的世界 2025-08-24 00:21:55

都赞李白“诗仙”超狂放?但少有人提:他的“洒脱”背后,藏着一生求官不得的遗憾? 一说起李白,多数人想到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傲,课本里把他捧为“浪漫主义诗仙”,好像他一生只爱饮酒作诗、仗剑天涯,连仕途不顺都成了“不屑为官”的洒脱。 但今天想聊个少有人提的点:李白的“放浪”,真的是不恋官场吗?其实他一辈子都在盼着“入朝为官、建功立业”,那些看似洒脱的诗句,藏着无数次求而不得的心酸?先看他的人生执念:李白年轻时就立下“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志向,25岁离开家乡漫游,一边写“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边到处拜访权贵,想靠才华得到举荐。他曾给宰相写信,却石沉大海;给地方官献诗,也只换来几句客套话,漂泊多年,连个一官半职都没捞到。 再看“供奉翰林”的真相:42岁那年,李白终于被唐玄宗召进长安,成了“供奉翰林”——看似风光,其实只是个给皇帝写诗文娱乐的“御用文人”,根本没机会参与朝政。他曾想借“力士脱靴、贵妃研墨”展现狂傲,可在皇帝眼里,他不过是个有才情的“戏子”。后来唐玄宗对他渐渐失去兴趣,李白也看出自己“报国无门”,只能主动请辞,离开长安时,他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看似潇洒,可转头又在诗里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把求官无门的委屈写得明明白白。 还有他晚年的挣扎: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都55岁了,还想着建功立业,主动投奔永王李璘,结果李璘兵败,李白被牵连入狱,差点被杀,最后虽被赦免,却成了“罪臣”。61岁那年,他听说李光弼率军平叛,还想上前线当幕僚,可惜走到半路就病倒了,只能遗憾折返。他写“天生我材必有用”,喊了一辈子,却直到去世,都没实现“为辅弼”的梦想,最后在贫病交加中,醉卧船上捞月亮而亡(传说),连个安稳的晚年都没有。 当然,李白的才华和浪漫,确实配得上“诗仙”的称号,他的诗穿越千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那份磅礴的生命力。但我们不能只盯着他“狂放”的标签,忽略了他的真实渴望:他不是不爱官场,是爱而不得;他的“洒脱”不是真的不在乎,是多次碰壁后,用诗句给自己留的体面。你们觉得,李白的“不恋仕途”,是真洒脱还是求而不得?评论区聊聊~ 潇洒李白 李白诗句感悟 李白的诗句 李白的传奇人生 李白的别称 李白

0 阅读:0
泽睿的世界

泽睿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