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陆挺:中国股市与经济的背离不会持续太久
声音引力场2025微博音频创享日
【文字和音频基于野村证券陆挺最新宏观研报】
中国金融市场近期呈现出与经济基本面显著背离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形成与多重因素相关,同时也引发了市场对未来趋势的关注。以下从市场表现、资金流动、政策影响等维度展开分析:
一、市场背离的核心表现
1. 股市强劲反弹
上证综指触及十年高位,交易量创政策转向后新高。驱动因素包括:
• 政府主动托市政策(如国家队增持、IPO节奏调控)
• 低利率环境下资金寻求更高收益
• 中美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预期
• 医药创新等结构性行业的高增长
2. 债市遭遇抛售
投资者从债券转向股市导致长期债券收益率上行,境外机构7月减持中国债券达42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为主要减持对象。
二、跨境资金流动的深层矛盾
1. 证券投资创纪录外流
• 7月资本与金融账户逆差583亿美元,其中南向资金净流出扩大至170亿美元
• 债券市场外资持仓占比从2.5%降至2.3%,反映境外机构对人民币资产的阶段性避险情绪
2. 经常账户韧性犹存
• Q2货物贸易顺差同比扩大24.6%至3140亿美元,但出口增速放缓预示下半年顺差可能收窄
• 结汇比率升至63.3%显示企业结汇意愿增强,与外汇存款减少200亿美元形成印证
三、政策干预的双向影响
1. 短期刺激效果
• 消费贷利率补贴等政策释放稳增长信号,但测算显示:
▪️ 居民消费贷年度补贴上限仅100亿元(占存量贷款0.05%)
▪️ 服务业企业贷款补贴对社零增速影响微弱
2. 潜在政策滞后风险
股市繁荣可能延缓基建投资、房地产放松等逆周期政策的出台,而分析师普遍预期下半年GDP增速将明显放缓。
四、背离现象的可持续性判断
1. 收敛动力
• 企业盈利若持续低于市场预期将压制估值
•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可能加剧跨境资金波动
• 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等结构性矛盾仍需政策应对
2. 监测指标
• 北向资金流向(若重新披露)
• 银行间市场外资债券持仓变化
• 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等外贸先导指标
当前背离本质是政策市与基本面预期的博弈,历史经验显示此类分化通常持续3-6个月。
投资者需关注8月经济数据能否验证复苏成色,以及三季度货币政策是否转向全面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