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开国中将孔从洲去湘潭出差,在招待所偶然看到叶剑英一个人在角落里默默吃东西,他鼻子一酸,上前问道:“您还好吗?” 1969年10月,周总理为了保护叶剑英,就以“战备疏散”的名义,将叶剑英安排到了湖南湘潭。 不过这位曾经指挥千军万马的元帅,到了湖南湘潭后,却连最基本的自由都没有。 当地干部都听说了叶剑英的情况,他们担心和叶剑英走得太近,会被牵连,就纷纷选择孤立他。 在这种背景下,叶剑英就被安排在了湘潭一个临时招待所,这个招待所很简陋,很多日常用品和家具都没有。不仅如此,叶剑英的伙食也很糟糕,一天三顿基本都是冷饭剩菜,难以下咽。 为了填饱肚子,叶剑英只好买了一个电炉,自己煮一些面条或者白粥充饥。 除此之外,叶剑英的出行都需要经过批准,活动的范围十分有限,只能在住所附近散步,没有正式的工作安排,警卫员需要定期上报他的言行举止。 那段时间,算是叶剑英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候了。 1970年,开国中将孔从洲去湖南湘潭出差。 孔从洲时任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湘潭的干部听说他要来,就热情地款待了他,到了饭点时,孔从洲突然发现角落有个孤单的背影很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就走了过去,想看看对方是谁。 走近一看,孔从洲愣住了,因为他竟看到,叶剑英竟一个人默默在角落里吃东西。这让孔从洲鼻子一酸,连忙上前,关心地问道:“您还好吗?” 孔从洲和叶剑英的相识可以追溯到1936年。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期间,叶剑英作为中共代表参与解决西安事变。 孔从洲当时在杨虎城麾下任职,出任杨虎城部警备旅的旅长,负责西安的城防,叶剑英到西安后,就多次与孔从洲联系,两人共同保卫中共代表团的安全。在这过程中,叶剑英的统战能力给孔从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牢牢记住了叶剑英的名字。 1947年,时任国军38军军长的孔从洲率部起义。 起义后,孔从洲被安排在了豫西军区担任军区副司令员,期间,时任中共后方委员会书记的叶剑英曾指示豫西军区配合中原野战军行动,两人又有了接触和间接合作。 自认识叶剑英以来,孔从洲一直对他尊敬有加。 谁曾想,再次看到叶剑英时,他却如此落魄,看到昔日指挥千军万马的元帅如今却独自用餐、形单影只,孔从洲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才上前询问了叶剑英的情况。 叶剑英看到孔从洲如此关心他,也是很感动,因为叶剑英也知道自己的处境,自他来到湘潭以来,大部分干部对他都是避而远之、视而不见。 像孔从洲这种敢主动接近他、还询问他近况的人少之又少,他强忍着情绪,对孔从洲说:“家里寄来了收音机,身体还好。” 孔从洲听了这话,险些落泪,同时又感到了一种无力感。孔从洲虽然是解放军的炮兵副司令员,可叶剑英的情况比较特殊,哪怕孔从洲想帮他,也是有心无力,他无法公开声援叶剑英,只能同情叶剑英的遭遇,并私下里进行慰问、关心和问候。 但对叶剑英来说,这已经够了。 在大部分人对他避而远之、视而不见的背景下,孔从洲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主动靠近叶剑英,在叶剑英看来,这就是对他的一种支持和鼓舞。 后来叶剑英复出后,在提到此事时,也是多次称赞孔从洲,说他“在看人看事上有独立见解”。
此人军衔不好评,元帅、大将都可能,他说:苏联同职务是元帅“1955年3月15日
【4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