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一幕:欧美扬言出兵几十万,话音刚落,拉夫罗夫点中国的名。果不其然,俄乌愿意开启真正的谈判并不当然意味着一切前路障碍都被扫清,反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仅仅是在安全保障条款之上,俄乌双方就有不同的理解,比如俄罗斯强调要达到平衡状态,乌克兰则专注于实际效用。 如此看来,俄乌和谈最终还是会演变成为大国接连下场并做出轮番保证的大型谈判,而欧洲方面和俄罗斯都已意识到这一点。 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于本月18日表示:“俄方坚决反对任何设想在乌克兰部署北约军事特遣队的方案,因为可能会导致局势急剧升级而且造成严重后果”。 俄罗斯外交部的公开表态很明显是针对乌克兰获得的类似于北约第五条的安全保障条款而言的,此前美国中东特使威特科夫曾公开表态,美俄在这一领域已达成一致,均表示同意。 但实操方面仍然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比如在是否允许欧洲国家派驻本国军队进驻乌克兰并以本国名义行动上,欧洲国家表示同意,但俄罗斯却认为无法接受。 理由是欧洲各国派兵进驻乌克兰仍会对俄罗斯产生巨大威胁,这和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感受到的北约东扩威胁实质高度相似。 有专家认为,俄罗斯同意乌克兰获得安全保障主要是站在事后惩罚角度而言的,和欧洲国家的事先预防可谓大相径庭。 简单来说,俄罗斯只允许乌克兰在被动挨打之下摇号叫人,绝不允许乌克兰先“排兵布阵”。 在俄罗斯看来,乌克兰联合多国先“排兵布阵”的行为做法是在表达对于俄罗斯的不信任和高度猜忌,俄方需要减缓或消除这种带来持续威胁的不安感,因而无法接受。 有分析人士指出,欧洲多国注重事先预防实际上是做好了出兵几十万的必要准备,而俄罗斯却因持续维持冲突事态而元气大伤,两相对比之下,孰强孰弱高下立判。 俄罗斯不愿对外暴露和公开展示自己的虚弱状态,于是就反其道而行之,也在未雨绸缪上深思熟虑了好一会。 本月20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公开表态,称:“俄方认为应在2022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谈判成果的基础上界定对于乌克兰的安全保障”。 拉夫罗夫还补充说:“没有俄罗斯参与的安全保障讨论纯属‘空想’且‘注定徒劳’,西方对此心知肚明,俄罗斯不会改变坚定捍卫自身权益的立场态度。” 从表态中不难发现,俄罗斯的底线是五常国家参与其中,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俄罗斯则不可接受。 而很明显的一点是,俄罗斯抬出五常国家主要就是点名我国,强调我国的加入对于维持两方平衡态势不可或缺。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历史性的一幕,因为欧美在和平协议问题上维持了空前一致的团结立场,而俄罗斯却坚定不移选择拉拢我国强势下场入局。 这和以前俄罗斯独自对抗整个西方阵营的态势可谓是大不相同,至少意味着俄罗斯真正意识到只有中俄联手,西方阵营的恶意孤立才会得到真正打破。 以前俄罗斯一直认为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现在俄罗斯不这么认为了,在感受到西方阵营的敌意近乎完全实质化后,俄罗斯终于明白单打独斗的下场结局只能是被各个击破。 就像一根筷子容易折断而一双筷子要坚韧许多一半,中俄必须联手也终将联手抗衡西方阵营的威迫、孤立和打压。 值得注意的是,有消息称,泽连斯基拒绝了拉夫罗夫的关于我国要参与进来的提议式表态。 原因则有两点,一点是我国一直在为俄罗斯提供战争支持,泽连斯基认为我国是俄罗斯的帮凶,没有我国的帮助,俄罗斯不可能可以维持长时间的战争消耗。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或者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别的不用说,泽连斯基这么说恰恰反应出俄乌分歧之大远非提速和谈进程就可以得到妥善解决; 另一点则是我国也在《1994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上签了字,可我国却没有站到支持乌克兰的这一边,明明乌克兰一直在挨打,但我国却不讲诚信,毫无信誉可言。 这种说法当然也有毛病,我国签字了不假,却并非义务主体之一,如果要追本溯源,明确需要承担义务责任的国家才是乌克兰需要“缉凶”和死缠烂打的。 言而总之,仅仅在安全保障上,俄乌就拥有各自互相对立的立场态度,这足以说明特朗普的斡旋只能发挥有效作用。 当俄乌和谈的核心部分一直没有被触及时,那也就意味着这场战争只是来到了形式上的最后时刻而已,真正的最后时刻还远远未至。 参考资料: 俄罗斯重申:北约部队进驻乌克兰不可接受|观察者网 俄外长“提名”中国保障乌克兰安全,俄学者:西方不会同意,怕中国影响力更大|观察者网 美欧对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意味着什么?|环球网 拉夫罗夫:没有俄罗斯参与的乌克兰安全保障讨论注定是徒劳|RT今日俄罗斯
俄罗斯或发生历史性一幕,朝方高层做好100%准备,中国有贵客找上门特朗普又变脸
【13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