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印裔“建议”中国抓住机会“争取”印度,中国网友:你们有见过哪坨屎是被抢着要的吗?】 夏尔马把中印关系想象成中国单方面讨好印度的“求偶游戏”,完全无视印度当下的真实处境。这就好比一个人自己兜里没钱,却非要摆出一副施舍者的姿态,指点别人该怎么花钱。他的逻辑是,中国需要印度的支持来对抗美国,所以必须放下身段去“争取”。但现实是,印度自己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就拿经济来说,印度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超乎想象。2023-2024财年,印度对华贸易逆差达到了惊人的850亿美元。印度从中国进口的电子元件、机械、化学品等中间产品,占其进口总额的很大比例。 更讽刺的是夏尔马说“亚洲多国不信任中国”,可他举的例子恰恰是印度自己。印度一边依赖中国的产业链,一边在边境问题上小动作不断。比如,2020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就是印度单方面越线挑衅引发的。 之后,印度还限制中国企业投资,禁用中国手机应用程序。这种“一边吃肉一边骂娘”的行为,不是不信任又是什么?但印度忘了,中国可不是软柿子,你跟我玩阴的,我也不会惯着你。 中国网友对夏尔马的言论嗤之以鼻,有人直接说:“印度人老觉得自己有价值,但基本都是负价值。”这句话虽然难听,但一针见血。印度在国际事务中常常摆出一副“大国”的姿态,但实际行动却让人不敢恭维。 印度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依赖,还有战略上的摇摆不定。印度一直想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但自身实力却支撑不起这个野心。就像一个人想当武林高手,却不好好练功,整天想着走捷径,结果只能是处处碰壁。 在经济上,印度虽然号称是“世界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但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隐患。印度的制造业基础薄弱,很多关键技术和零部件都依赖进口,尤其是中国。 在外交上,印度更是左右为难。一方面,印度想加入美国主导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借此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又不想得罪中国,毕竟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 这种“脚踏两条船”的做法,让印度在中美之间两头不讨好。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印度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而中国呢,虽然愿意与印度合作,但也不会容忍印度在边境问题上的挑衅。 印度国内的政治环境也不稳定。莫迪政府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经常在边境问题上制造紧张局势,但这种做法就像玩火,搞不好就会引火烧身。中国可不是吓大的,你要是敢来硬的,中国军队绝对奉陪到底。 面对夏尔马的言论,中国网友的反应可谓一针见血。有人说:“印度人老觉得自己有价值,但基本都是负价值。”这句话虽然难听,但却道出了事实。印度在国际事务中常常表现出自大和无知,以为自己很重要,但实际上却在不断给别人添麻烦。 2025年8月,王毅外长访印,本来是释放善意,想推动中印关系缓和。但印度一些精英却曲解为“中国需要争取我们”。这就像一个人好心好意去帮邻居修水管,邻居却认为这个人是有求于他,得给他好处才行。这种心态是不是很可笑? 中国网友的评论之所以犀利,是因为他们看透了印度的本质。印度所谓的“价值”,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虚幻的。比如,印度想在中美之间搞平衡,以此来获取更多利益。 但实际上,中美都不会把印度当成真正的战略伙伴。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就是因为印度不愿意完全倒向美国;而中国对印度的态度,也是基于现实利益,不会因为印度的几句好话就放弃自己的原则。 中国网友的清醒认知,反映出中国社会对印度的普遍看法。印度不是不能合作,但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如果印度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中国也不会惯着它。毕竟,在国际舞台上,实力才是硬道理。 对于印度来说,认清现实是当务之急。印度应该明白,依赖中国产业链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关键是要学会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同时,印度也应该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要再试图在中美之间玩平衡游戏。只有这样,印度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位美国白人软件工程师发文哀叹:硅谷印度化的趋势正是美国高科技日渐衰落的重要原因
【3评论】【2点赞】
4806876
屎也有用吖,拿来肥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