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雅尔塔会议期间,丘吉尔烟瘾犯了,急忙抽出一根雪茄。他故意背着斯大林。因为,他知道斯大林也喜欢吸烟,但他不舍分给斯大林一根。丘吉尔自称每日抽 8到10支雪茄,但他的秘书称他每天有时可吸15支。据统计,他一生大概抽了25万支雪茄,重量高达三千公斤。 温斯顿·丘吉尔1874年出生在英国牛津郡的布伦海姆宫,家里是贵族,马尔博罗公爵家族。他爸兰道夫是保守党政客,妈詹妮是美国富商闺女。小时候他上哈罗公学,成绩一般,但对历史和文学感兴趣。1893年他考进桑赫斯特军事学院,毕业后加入第四骠骑兵团,当骑兵军官。1895年他去古巴当记者,观察西班牙和起义军冲突,那时候开始抽雪茄。1896年他随军去印度,参加西北边境战役,还写报道。1898年他在苏丹恩图曼战役冲锋陷阵,写成书《河战》。这些经历让他出名,也养成写书的习惯。 1899年布尔战争时,丘吉尔当战地记者,被俘后逃脱,成英雄。1900年他选上下议院议员,从保守党起步。1904年他跳槽自由党,当过贸易委员会主席,推动矿工八小时工作制。1911年他当海军大臣,推动舰队现代化。一战中他主导达达尼尔战役,失败后辞职,但很快回政坛。二战爆发,1940年他当首相,领导英国抗击纳粹。他的演讲鼓舞人心,推动盟军合作。1953年他拿诺贝尔文学奖,因为历史书写得好。他对印度独立反对,说过种族主义言论,批评甘地,至今遭批。 丘吉尔一生政治生涯长达64年,从议员到首相。他推动社会改革,但也坚持帝国主义。二战时他和罗斯福、斯大林合作,但对苏联有戒心。他的写作生涯丰富,出了多本回忆录和历史书。雪茄是他标志性习惯,从古巴开始就抽,一天8到10支,忙时15支。这习惯伴随他开会、写作、思考。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在苏联克里米亚开,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商量战后欧洲。会议焦点是分德国占领区、波兰边界、联合国组建。丘吉尔烟瘾犯了,抽出一根雪茄,却背对斯大林。他知道斯大林也抽烟,但不舍得分一根。丘吉尔自称一天抽8到10支,秘书说他有时抽15支。这举动反映他小气的一面,也显示盟友间微妙关系。 雅尔塔会议气氛紧张,三巨头各怀心思。丘吉尔对斯大林的共产主义有防备,不愿分享雪茄这种私人东西。他的雪茄多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牌,高档货,一生抽了约25万支,总重3000公斤。这数字惊人,相当于他一生消耗的烟草量。雪茄对他不是单纯嗜好,而是放松工具,在高压环境下帮忙集中精神。 这个小事件成了大国博弈的注脚。丘吉尔和斯大林关系复杂,战后利益冲突多。雪茄习惯贯穿他一生,从早年战场到晚年政坛。统计显示,他每天抽那么多,秘书记录忙时更多。这反映他生活方式,固执又坚韧。 战后,丘吉尔继续政坛生涯。1945年他输掉大选,但1951年保守党上台,他再当首相到1955年。健康问题让他辞职,但他仍抽雪茄。1941年访美时,他在白宫抽,尽管禁烟。1943年德黑兰会议,他的雪茄烟和斯大林烟斗烟混一起,罗斯福开玩笑。 1954年,丘吉尔见艾森豪威尔,还握着雪茄。医生劝他少抽,他答应但没完全戒。晚年他健康衰退,1960年摔倒骨折,还中风。但雪茄仍伴随他,仆人准备烟盒。他继续写作回忆录,记录一生经历。 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在伦敦家去世,享年90岁。临终前他要雪茄,护士放一根没点的在他嘴边,他说够了。葬礼在圣保罗大教堂,民众致敬。他的雪茄见证从战场到政坛的风雨,成了他性格标签。
1945年,雅尔塔会议期间,丘吉尔烟瘾犯了,急忙抽出一根雪茄。他故意背着斯大林。
小史论过去
2025-08-23 10:30:55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