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1910~1971)原名阚思颖,又名阚思英,一位令人尊敬的革命家、红军女战士,她的一生波澜壮阔,经历了长征、游击战争,并在新中国成立后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祈祷][祈祷][祈祷] 出生于四川南溪一个书香门第,父亲阚舜臣是川南名士,哥哥刘鼎(阚思竣)是后来的兵工泰斗。1924年,她考入宜宾女子中学(现宜宾市二中),在校期间深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斗争。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主宰青年团,同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为了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她毅然离家出走,其父甚至一度登报与她断绝父女关系。1927年,在重庆“三·三一”惨案中,她为掩护群众身受重伤,一度被误认为牺牲而幸免于难。 1934年10月,甘棠随中央红军开始了长征。1935年2月,中央红军抵达云南扎西(今威信)时,党中央决定抽调一批骨干组建中共川南特委和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牵制敌人、配合主力红军北上。甘棠主动服从组织安排,留了下来。 在游击纵队,她历任政治部宣传队长、司令部指导员兼政治部组织干事、党总支书记、秘书等职。她凭借地道的四川口音和出色的宣传才能,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粮食,开展抗捐抗税斗争。在三省敌军“会剿”的极端困难时期,她拖着曾缠过足的双脚(半大脚),忍受着难以想象的艰苦,坚持斗争。 1936年冬,游击纵队在敌重兵围剿下损失惨重,甘棠与战友李桂洪(李桂英)在云南扎西水田寨附近突围时不幸被俘。在狱中,她们巧妙周旋,严守党的机密。西安事变后,1937年,甘棠获释出狱,并很快重新找到党组织,继续投身抗日救亡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甘棠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她曾担任重庆市妇委书记、全国总工会西南办事处女工部副部长等职。 1954年,甘棠调任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她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依法办案,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深受好评。她还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1年11月28日在成都病逝,1980年10月17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追悼大会,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为了纪念甘棠,2010年,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政府命名了甘棠路。该路北接昭德路,南穿南溪古街与滨江路交汇。 甘棠是我国一位杰出的女性革命家、红军战士和司法工作者。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 #记录我的2025# #不忘先辈致敬先烈#
甘棠(1910~1971)原名阚思颖,又名阚思英,一位令人尊敬的革命家、红军女战
史迹奇闻号
2025-08-23 10:16:4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