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是桂系老大,是唯一敢当面骂老蒋的人,陈诚是老蒋宠将,在“天子门生”中,好以

历史萌主驾到 2025-08-23 09:28:42

白崇禧是桂系老大,是唯一敢当面骂老蒋的人,陈诚是老蒋宠将,在“天子门生”中,好以少壮派领袖自居,因为阵营不同,且有针尖对麦芒的权斗意味,加之两人性格都颇为自负傲慢,所以白陈之间的恩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陈诚对白崇禧时有不敬之举,白崇禧总是轻蔑地称陈诚为“陈小鬼”。 陈诚1898年生人,比白崇禧小5岁,早在粤军时,他就受到桂系的排挤,对白崇禧心怀芥蒂,由来已久。 陈诚在军事上的见识、能力,白崇禧一直是看不上的,但是陈诚又是老蒋的影子,有“小委员长”的权力,自抗张以来,他们在军事上的分歧、摩擦就没有断过。 1937年淞沪会战前夕,白崇禧极力反对在上海三角地带与日军决战,建议诱敌深入,利用山川地形作战,但陈诚却附和蒋介石,坚持固守,最终导致70万国军伤亡,上海失守。白崇禧认为,这是军事上的惨败,但陈诚认为,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神话,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 1939年的长沙会战,两人又发生了严重分歧。白崇禧主张弃守长沙,退守衡阳,但陈诚却支持薛岳死守,他反问白崇禧,“长沙不战退衡阳,衡阳不战退桂林,广土亦有尽时,究在何地一战?” 有人说,论机敏,陈诚不如白崇禧,但陈诚也不简单,这个小个子,该硬的时候很硬,这种硬,在某些特定的时候,还是很重要的。

老蒋用人,少有正大光明,总是喜欢搞两派互斗,他来操控全局的那一套权术。抗日战争中后期,美国军事顾问团建议老蒋,抗战胜利后彻底改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对此,白崇禧极力反对,他认为内战迫在眉睫,统帅部改组,费时误事,不能适应战机的急迫需要,他建议由何应钦任总司令的陆军总司令部指挥战争,以收驾轻就熟之效,老蒋非但不予采纳,相反把陈诚推到他的对立面,让陈诚来强力制约他,达到对他既利用,又限制的目的。 因为老蒋的这个动作,自1946年白崇禧出任国防部长,陈诚出任参谋总长以来,两人经历了一段争斗甚深,恩怨不浅的阶段。 在当时,白崇禧出任的这个国防部长,名义上位高权重,实权却掌握在参谋总长陈诚手里,陈诚可以不经白崇禧直接向老蒋负责,如此一来,白崇禧便沦为“高级幕僚”,形同摆设。 陈诚这个人,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飞扬跋扈,独断专行,好递小话,曾广受诟病。 白崇禧任国防部长期间,在陈诚的压制下,国防部仅有几个虚设部门,甚至连外出公务的经费报销都需陈诚批准。 那一时期,陈诚不仅在财务上刁难白崇禧,在武器分配上更是厚此薄彼,其嫡系部队优先获得美式装备,而白崇禧所辖的桂系部队常被克扣。 为此,白崇禧多次叹息,“做这样一个有职无权的空头部长,很不是滋味。” 在递小话,进谗言上,陈诚留给历史的印象非常分裂,他的正面给人刚直之感,但侧面却又有小人之嫌。也许这就是历史、人性的复杂吧。 1947年,白崇禧赴台湾处理“二二八事件”,陈诚借机向老蒋递小话,说白崇禧身边的刘仲容有通共嫌疑,老蒋听闻,派多路特务秘密监视白崇禧在南京的官邸。白崇禧从台湾回来后,得知此事,不禁大吃一惊,连忙让刘仲容去上海躲避,并说,“这帮人我们惹不起。” #历史知识#  但是,大陆时期的白崇禧也绝非软柿子。 因为自诩是小诸葛,在军事战略上,白崇禧一向自视甚高。 抗战胜利后,在整军会议上,白崇禧曾与陈诚发生激烈冲突。 陈诚主张“先整军后剿共”,强行裁撤200万官兵,导致大量编余军官流离失所,甚至发生了南京中山陵“哭陵事件”;白崇禧则提出“先剿共后整军”,主张利用日军投降后的军师优势迅速进攻解放区,以地盘分配激励各派系作战。蒋介石采纳陈诚的方案,结果东北战场因兵力不足迅速溃败。 这里有一幕,可以说将白崇禧与陈诚的恩怨推向了高潮。 1948年2月,国民党军在东北陷入困境,在东北负“剿共”全责的陈诚托病离开东北,遭到国民党内各方人士责骂。陈诚怕追究责任,向老蒋请假赴美就医,虽获批准,但在各方压力下不能成行。 4月间,国大开会,当白崇禧在会上作军事报告时,有人在下面大喊:“杀陈诚以谢国人!”“不让陈诚逃到美国去!”“把陈诚扣留,解京法办!”甚至有人高喊:“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我们要求蒋主席演这出戏。” 很多人相信,要求“杀陈诚以谢国人”的幕后推手,是白崇禧。

在淮海战役中,白崇禧拒绝统一指挥华中和徐州剿总,甚至在战事胶着时调走12兵团的15军,阻扰第三兵团增援,此举直接破坏了陈诚土木系部队的作战计划,最终导致国民党军大溃败。 当时,陈诚大骂桂系谋反;老蒋败退到台湾,白崇禧成为笼中鸟,更有人攻击白拥兵自重,要推他出来作替罪羊。 此时的陈诚,已是台湾二号人物,让人侧目的是,对于已经失势的昔日宿敌,他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礼遇有加,极为敬重。 陈诚当选“副总统”后,曾专门拜访白崇禧,征询意见。白崇禧以“养体养望”四字相赠,劝其勿兼行政院院长。 白崇禧70大寿时,门庭冷落,陈诚夫妇亲赴祝寿,让白崇禧倍感欣慰。 白陈恩怨,是民国权斗的缩影,可贵的是,斗到最后尚存一丝人性光辉。

0 阅读:109

评论列表

过客

过客

2
2025-08-23 14:42

这他么得多能编,后半段说的应该是何应钦吧,白崇禧哪里活到70岁了!

用户10xxx97 回复 08-23 18:20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其他编不编我不知道

猜你喜欢

历史萌主驾到

历史萌主驾到

历史萌主驾到,来跟我一起了解更多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