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演後生版譚俊彥獲讚 廖家爵父子情在心中
.
無綫劇集《麻雀樂團》熱播,不少網民指飾演譚俊彥年輕版的廖家爵選角出色,大讚二人無論外形與神態都相似度極高。
廖家爵爸爸是甘草演員廖駿雄,最為人熟悉是在劇集《天師執位》飾演大粒癦一角。拍攝《麻雀樂團》期間經歷父親病逝,他坦言父子之間不會將愛宣之於口,不過知道爸爸一直默默在背後支持他,經常跟朋友說:「我兒子入行了,關照一下他!」
以星二代身份入行的廖家爵,其家族猛人輩出,祖父廖潤琛是前上水鄉村長及新界鄉議局第一副主席,曾獲英女皇授勳為太平紳士,鳳溪廖潤琛紀念學校以其名字命名,上水龍琛路亦是紀念廖潤琛及張人龍而命名,而已故影星傅聲則是其表伯父。
廖家爵坦言,自小已對演藝行業有興趣,不過小時候是肥仔一名,加上性格內向,所以從不敢表達自己心中所想,「長大後看了外國電影《大娛樂家》,看到演員唱歌、跳舞演出,簡直有毛管戙感覺,很想試一下,爸爸知道我的想法,就問他的朋友,有沒有甚麼機會給兒子在電影中參與一下,我第一套就拍了警匪劇集《PTU機動部隊》,之後再拍了電影《神探大戰》,後來岱融哥(吳岱融)拍劇集《大醬園》,我就做他的助手,真正了解一套劇到底怎樣運作?一個演員到底應該要準備甚麼?我都很多謝他可以教我,當時貼身跟着他,跟他對對白,幫他拍下他們要穿的衣服,記下每一場的場口要做甚麼,車出車入等工作。」完成《大醬園》拍攝後,他得到吳岱融引薦加入無綫訓練班,順利成為電視藝員。
由19年至今,廖家爵大大話話拍了十多套劇,終於在去年台慶獲頒「全台力撐潛質男藝人」,當時譚俊彥介紹他出場時,就提到拍《麻雀樂團》時,知道對方面對父親彌留之際,依然要兼顧演出,非常敬業,「爸爸走之前幾日,剛好是我在劇中角色司徒久的爸爸得到癌症,準備離開,情況和現實一樣,我當時的情緒是真的,藉着那場戲就哭出來,反而現實生活中就壓抑自己的情緒,可能從小到大都被灌輸,男兒有淚不輕彈,會覺得男兒哭是軟弱的,男兒哭是不應該的,生活都要如常地過,不會刻意去宣洩。」
父親廖駿雄去年5月病逝,廖家爵表示大家都沒想過爸爸這麼快離開,甚至一直抱有希望他可以出院,「大約凌晨兩、三點,他的心跳已經很微弱,據一些老人家的說法,他不想走,我就跟媽媽和姊姊說,快點跟他說聲bye bye,不過輪到我最後跟他說再見,我不想說,但都要說,面對那一刻,又不想別人看到自己哭,我跟他說,不用擔心我們,我們這邊會搞得掂!他最擔心應該是媽媽,我能夠陪就盡陪她多一點,尤其是現在,只有我和她及工人姐姐住,盡量多點回家吃飯。我現在都有在餐廳做兼職,希望有穩定的收入,起碼有能力去照顧她,不用她擔心,父母都會擔心自己的子女,不過媽媽都很支持我的工作,我盡能力做好每一次的演出。」
廖家爵亦謹記父親的教誨,「他經常都這樣說,就算發生甚麼事,你都要記住這一刻,你在演的時候,才有辦法演出來。他永遠不會說出口支持你,但會默默地在背後跟朋友說,我兒子入行了,關照一下他,兩父子之間都是在心中。」
在《麻雀樂團》飾演年輕版譚俊彥受到觀眾讚賞,廖家爵感謝對方的提點及陪伴,「拿到這個角色,監製和導演都叫我做自己就可以,我自己可能有時會想多了,何謂做自己?又要做年青版,畢竟角色只有16至20歲,要有中學生拍拖的青澀的感覺,我自己讀中學都沒拍過拖,可能有時會看Shaun(譚俊彥)怎樣演繹,然後拿少少他的特質,那時候頒獎典禮都有說過,你陪着我、我陪着你,雖然有時他開廠景,我開外景,去到最後煞科那場,他也特意到場,陪了我一整天。」
問到未來有甚麼目標?廖家爵表示希望遇到多些不同的角色,好好磨練演技,「有誰不想做男主角呢?我會覺得首先要令自己磨練得很好,才可以得到機會,沒可能一入行,別人就給你一個男主角,我都不覺得自己可以扛得住這件事,會朝着這個目標去發展,但需要不斷吸收經驗及嘗試多些東西,演員需要很多人生經歷,不然你都未必演到那種味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