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亿千瓦017月17日,15亿千瓦文章中记录了一个“记录”国家能源局在7月1

庚黑星君 2025-08-23 05:08:36

一万亿千瓦

01

7月17日,

15亿千瓦

文章中记录了一个“记录”

国家能源局在7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5.06亿千瓦,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突破15亿千瓦大关。

当然,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电网突破这个负荷。

而今天,又一个记录需要被记住:

国家能源局8月21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这是我国月度全社会用电量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

当然,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突破这个记录。

02

一万亿千瓦是一个什么概念?

德国联邦统计局 2025 年 3 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受能源结构调整及工业需求疲软影响,2024 年德国总发电量降至 4315 亿千瓦时,较上年减少 3.6%。

换句话说,今天中国半个月的用电量,就超过了德国全年的用电量。

要知道,德国是世界第四大工业国。而工业产能,基本上是和用电量划等号的。

众所周知,再已经到来的ai时代,现在ai发展的是“算力”,而限制“算力”使用的是“电力”。

所以Ai的竞争,最后还是会落脚到电力这一个领域。而且不光ai的使用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芯片的制造也要消耗大量的电。

2023年至2024年期间,全球人工智能(AI)芯片制造的用电量增长了350%以上。

有预测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台积电一家的电力消耗预计将达到台湾地区总用电量的10%以上。

所以,今天中国一万亿千瓦时的澎湃动力。不仅仅是保障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保障了夏日清凉的民生,更保障了在下一轮技术革命下,中国的底气。

03

不过月用电量一万亿千瓦时就是我们的尽头么?当然不是。

圆方觉得至少有三个目标,还可以追求。

目标一:

大多数发达国家,有一个“隐形门槛”,就是人均用电量突破10000度/每年。美国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达到了这个目标。距今已经过去了40年。

2024年,中国人均用电量约7030度。所以,我们需要先赶上发达国家的平均门槛10000度/每年。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电力还要至少增加30%的供给和使用

目标二:

2024年中国社会用电量约为9.9亿千瓦时,人口14.08亿,人均用电量约7030度;

美国社会用电量约为4.08亿千瓦时,人口3.41亿,人均用电量约11965度,美国人均用电量约为中国的1.7倍。

所以第二个目标,就是在人均用电量这个指标上赶上美国。

如果考虑到我们进步的时候,美国这两年也在快速进步。那么我们把这个目标定位14000度,可能是比较合适的。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电力还要至少增加100%的供给和使用。

目标三:

中国用电以制造业为主,2021年中国工业用电量占比为67.5%,居民用电量占比为13.5%。

美国用电量最多的则是居民用电,2021年美国居民用电占比39%。

所以,我们的电,不能光服务全世界的产品,更要人民群众也能有获得感。

如果我们的居民用电也达到美国的水平。同时还要保持我们的工业能力持续增强。

那么,人均用电量可能需要达到17000度/每年,才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都享受到美国的平均生活水平。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电力还要至少增加150%的供给和使用。

综上所述,圆方觉得月用电量一万亿千瓦每月只是开始。

大概率,在未来十年内,我们能看到中国月用电量突破两万亿千瓦时的新闻。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