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印度不闹腾!原来雅鲁藏布江的水电工程,从一开始就跳出了传统筑坝的思维定式,让所谓的“水资源威胁论”成了无的放矢。 先说说这雅鲁藏布江到底有多关键。它发源于西藏的喜马拉雅山,一路向东流,出了境到印度就改名叫 了“布拉马普特拉河”。这条河直接灌溉着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西孟加拉邦,那可是印度的 “粮仓”,几千万人靠这河水种地、喝水,日子能不能过好,全看这条河的水量。 以前印度为啥总拿这河说事儿?不只是真担心缺水,更因为有些政客想 “借题发挥”。北方邦、比哈尔邦那些地方政党,一到选举就炒作 “中国威胁”,把老百姓对水的焦虑,变成自己拉选票的筹码; 军方也想借着这事儿要军费,说 “得防着中国用水卡脖子”。说白了,一条河被他们当成了 “政治工具”——咱们这边哪怕只是派个勘察队去河边测水位,他们都能编出 “要修坝断水” 的故事,闹得满城风雨。 但这次咱们的水电工程,偏偏没按他们的 “剧本” 走。以前修水电站,不少地方会筑个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高坝,把水拦在大库里。这样做确实能存水发电,可下游的水量难免会受影响,也给了别人 “截流” 的话柄。 而这次搞的是 “梯级引水”,简单说就是在江里搭了好几个 “低水坝”,像一级级小台阶。水顺着这些台阶慢慢流,每到一个台阶,就引一部分水去旁边的电站发电;发完电之后,再把水乖乖送回江里。 而且咱们还定了 “生态流量” 的硬规矩 — 不管咋发电,下游流出去的水量都不能少于 3500 立方米 / 秒。这水量啥概念?够印度下游那些稻田浇三遍水,压根不存在 “断水” 的可能。 更实在的是,我们还主动把 “家底” 亮给印度看。工程队在藏木水电站下游装了 12 个水文监测站,24 小时盯着水位和流量,数据不光咱们自己看,还定期传给印度的 “布拉马普特拉河委员会”。相当于直接把 “水表” 递到他们手里,让他们随时查 “水够不够”。 有次印度阿萨姆邦的农业部门特意派人来考察,亲眼看到江里的水哗哗流,电站里的水发完电全流回了河道,没有一点 “截流” 的迹象。回去之后,他们公开说 “没发现中国截水的情况”。这下子,那些想炒作 “断水” 的政客,连自己人都忽悠不动了。 印度不闹,不光是因为中国的工程透明,更因为他们自己 “有求于水、更有求于电”。2024 年夏天,印度遭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火电用的煤都快烧完了,库存跌破 7 天警戒线。北方邦、拉贾斯坦邦那些主要工业区,天天限电,工厂停摆,连老百姓家里的空调都开不了,损失一天比一天大。 而雅鲁藏布江流域藏着 5000 万千瓦的水电潜力,差不多相当于 3 个三峡电站的装机量,全是没污染的绿色能源。咱们规划这工程时,还想着跟尼泊尔、不丹一起建跨境电网,将来能把电输给印度缺电的地方。 还有个细节特别实在。去年雨季,印度阿萨姆邦本来要遭洪涝灾害,咱们通过水电工程的 “梯级水坝” 慢慢调节水流,把洪水压力一点点卸下去,帮他们缓解了灾情。 以前阿萨姆邦总跟着印度中央政府喊 “中国威胁”,这次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州长直接公开说 “要跟中国好好谈流域合作”。地方政府都不配合了,印度中央政府再想炒作 “威胁论”,也没人跟着起哄了。 现在再看雅鲁藏布江,早不是以前那根 “吵架的导火索” 了。咱用新的工程思路,证明了大河流域不是 “你抢我夺的战场”,而是能一起赚钱、一起过日子的 “合作纽带”。 如今雅鲁藏布江的水还在哗哗流,一边帮咱们发着清洁电,一边帮印度浇着稻田 —— 这才是一条大河该有的样子,不是用来制造矛盾的,是用来滋养两边的老百姓。 信息来源: 《相当于5个三峡!总投资1.2万亿,超级水电项目正式宣布工程开工!概念股满屏涨停!“车门焊死,我还没上车”》——新浪财经
事实证明,印度真的不可信!骗到手后马上就反悔会谈时,印度的态度比任何时候都好
【10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