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日军开着飞机空袭时,18岁八路战士宋岭春在草丛中隐蔽,他看到日军飞机

趣史小研究 2025-08-22 15:58:28

1943年,日军开着飞机空袭时,18岁八路战士宋岭春在草丛中隐蔽,他看到日军飞机不到100米,就朝着飞机打了一枪,他打中飞机了吗? 1943年的秋天,在山东栖霞的一个小山村里,八路军64团205连正在休整。你想啊,打了这么久的仗,战士们难得能喘口气,有的擦枪,有的啃着硬邦邦的玉米饼,新兵还在老槐树下学着打绑腿,一副宁静祥和的景象。谁也没想到,几架日军飞机突然就来了,防空哨声像利刃一样划破天空,紧接着就是震耳欲聋的飞机轰鸣声和炸弹爆炸的巨响。 连长赶紧喊着疏散,战士们慌忙往村后的山坡跑,趴在草丛里,连头都不敢抬。敌机低空盘旋,黑影笼罩着整个山坡,连风都带着发动机的热气。就在这危急时刻,十八岁的宋岭春伏在离村口最近的草丛里,手里紧紧握着一把刚得了奖的三八大盖步枪。这把枪对他来说意义非凡,枪身上还留着他磨出的浅痕,能看出来,他平时没少爱惜这“老伙计”。 突然,一架敌机掉了个头,几乎贴着地面飞过来,机翼带起的风都掀动了草叶,甚至能看清驾驶舱里日本飞行员的脸,军帽歪着,嘴角好像还带着一丝轻蔑的笑意。就是这一幕,彻底点燃了宋岭春心中的怒火。估计在那一瞬间,什么“不许擅自开枪”的命令,都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他猛地把枪托抵在肩上,瞄准驾驶舱,手指在扳机上顿了半秒,距离真的太近了,不到一百米,近得能看见飞行员胸前的徽章。 然后,就是那声改变局势的枪响——“砰!”枪声响起的同时,宋岭春感觉肩膀都被震麻了,子弹像一道光一样射出去,刺破了敌机的轰鸣。他旁边的连长听到枪响,刚转过头要骂,就看到那架敌机猛地一沉,左边的机翼往下掉,像一只被折断翅膀的鸟一样摇摇晃晃地歪过去。紧接着,驾驶舱后面冒出了黑烟,越来越浓,拖着黑黄色的浓烟,直奔山头撞去。“轰隆!”一声巨响,火光冲天,浓烟裹着碎片飞上半空,半边天都被映红了。其他几架敌机一看这情况,估计也吓傻了,赶紧抬高机头,歪歪扭扭地掉头就跑,连炸弹都忘了扔。 山坡上一下子就沸腾了!战友们从草丛里跳起来,又是拍大腿,又是把帽子扔上天,激动地喊着:“打中了!宋岭春打中了!”几个人冲过来,直接把宋岭春架起来往空中抛,他那身蓝布军装都被扯歪了,脸上还沾着草屑,却咧着嘴笑得合不拢。连长跑过来,照着他后脑勺拍了一巴掌,骂他“愣头青!命不要了?”,但手又使劲拍着他的肩膀,带着哭笑不得的表情说:“好小子!真他妈准!”眼里的光,比天上的火光还要亮。 一个十八岁的年轻战士,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枪法,能在那样的情况下击落飞机?这就要说到宋岭春的成长经历了。他出生在山坳里的穷村子,从小就跟着老爹在深山里打猎。他爹是个经验丰富的老猎人,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教给了他。宋岭春这孩子也聪明,学什么都快,十岁那年就敢独自扛着猎枪进后山,回来的时候枪头上还挂着一只肥野猪,血淋淋的。对于宋岭春来说,枪早就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闭着眼睛都能摸准扳机的位置。 后来,鬼子来了,毁了他的家园。他亲眼看到爹为了保护乡亲被刺刀挑开胸膛,娘抱着妹妹跳进了井里。等鬼子走了,他在井边跪了一夜,第二天,他把猎枪擦得锃亮,背着半袋干粮就往山外走,听说八路军在招兵,能打鬼子。刚参军的时候,他个子还不如枪高,班长见他瘦小,就让他背担架。可第一次遭遇战,他就瞅准机会捡起地上的步枪,趴在土坡后等了半个多小时,等一个日军小队长露头,“砰”的一声,子弹就从对方眉心穿了过去。班长吓了一跳,从此就让他扛枪了。往后的战斗中,他总是能找到隐蔽的位置,手指搭在扳机上,一有动静就开枪,枪响人倒,半年就毙了三十多个鬼子,战友们都叫他“神枪手”,团里还给他记了三等功。后来,团部还选送他去抗大学习,系统地学习射击原理,他的进步更快了,拆枪装枪比教官还快,打靶更是枪枪命中靶心,教员都夸他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结业那天,团政委亲自把这把三八大盖交给他,枪托上缠着新布条,子弹袋塞得鼓鼓的,比他以前打猎用的子弹多了十倍。他把枪紧紧抱在怀里,晚上睡觉都枕着,枪身凉凉的,像他爹以前传给他的那把猎枪。“这枪跟着我,专打鬼子。”他摸着枪身说,眼里亮得很。 没人能确切知道那颗子弹到底打在了敌机的哪个部位,也许是击穿了驾驶舱的玻璃,正中飞行员的胸口;也许是擦过了发动机的油管,导致机油泄漏,混着烟冒了出来。但结果就是,敌机栽下去了,拖着黑黄色的浓烟撞上了山头,炸得碎石乱飞。 1950年,宋岭春退伍回到了栖霞老家,还带着那把三八大盖,把它挂在堂屋的墙上,没事就拿下来擦拭。村里的孩子们围着看,他就摸着枪身说:“这玩意儿认人,你敢豁出去,它就敢帮你赢。”2010年冬天,这位老英雄去世了,享年九十多岁,走的时候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块磨得发亮的枪托木。

0 阅读:2

猜你喜欢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